结节型肝癌
2022-6-12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腹部CT(图1-2a)发现胆囊窝前有一实性占位性病变,建议CT增强扫描(当时未做强化)。5个月后CT
扫描(图1 2b~f)发现肝脏占位性病灶略有增大,密度及形态无明显变化。
图1-2肝左叶结节型肝细胞癌
a.5个月前平扫;b.平扫;c.动脉期;d.门脉期;e.延迟2min;f.延迟5min
患者第一次胸、腹部平扫发现胆囊窝前实性占位性病变,大小约3.3cm×3.7cm,半年后复查
示:肝左叶有一块大小约3.5cm×4.2cm低密度结节灶突出肝表面,边缘清晰,内可见小条状更低密度区;
增强扫描动脉期呈全瘤范围高密度强化,密度高于正常肝,但低于同层主动脉;门静脉期病灶密度降低至
低于正常肝脏密度;延时期病灶密度进一步下降。瘤内低密度区始终未见强化改变;腹腔内未见肿大淋巴
结影。
肝左叶结节型肝细胞癌(高分化型);活动性肝炎;肝硬化(手术及病理证实)。
肝细胞癌(hepatocellalarcarcinoma,HCC)是原发性肝癌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肝细胞癌的病
因尚未完全阐明,不过其发生和病毒性肝炎及肝硬化关系密切;我国肝细胞癌的病例约90%并发肝硬化。
我国肝癌病理研究协作组将肝细胞癌分为五个大型。①弥漫型:小癌结节弥漫分布于全肝;②结节型:瘤
体直径为3~5cm;③块状型:瘤体直径为5~10cm;④巨块型:瘤体直径10cm;⑤小癌型:瘤体直径
3cm。
肝癌早期多无症状,一旦症状出现,肿瘤已属中、晚期。其临床表现主要以右上腹部不适或疼痛、腹
胀、纳差、消瘦乏力最为常见,其次可有发热、腹泻、黄疸和出血等表现。本例病人主要是在外伤时无意
中发现,因此尚属早期,并无临床症状出现。
结节型肝细胞癌的CT表现:①平扫。瘤体直径为3~5cm,呈低密度结节状改变,多为圆形、类圆形;
边缘清楚或不清楚,有时呈分叶状改变,部分可见“晕圈征”;低密度瘤灶内常伴有斑点状、条状、片状密
度更低区,邻近肝表面者可有凸起。②动脉期。全瘤分为均匀或不均匀性强化,密度高于肝脏但低于同层
主动脉强化的密度,瘤内低密度区无强化。③门静脉期。肿瘤密度速降至低于肝,呈肝细胞癌的典型“快进
快出”的增强特征。瘤内更低密度灶更加清晰。
鉴别诊断:
(1)肝细胞腺瘤。本病主要发生在生育期妇女,与长期服用避孕药关系密切。增强扫描呈富血管肿瘤
的特点,动脉期呈全瘤范围的高密度强化,肝门静脉期速降至等于或稍高于肝的密度。肝细胞腺瘤不侵犯
肝门静脉,而HCC肝门静脉容易受侵犯。
(2)局灶性结节增生(focalnodularhyperplasia,FNH)。病人多年轻,临床症状不明显,增强扫描
呈高密度强化,病灶中心瘢痕组织呈星芒状低密度改变较为典型。
(3)纤维板层样肝细胞癌(FL HCC)。以青少年好发,绝大多数患者无肝硬化背景,少有乙型肝炎
病毒(hepatitisBvirus,HBV)感染,甲胎蛋白(α fetoprotein,AFP)多为阴性;平扫显示病灶为边
缘清晰的低密度区,病灶内出现钙化为其特点,增强表现为富血管肿瘤,而中央瘢痕区无强化。本例患者
表现很像FL HCC,但是其临床及平扫表现缺乏钙化等不甚支持。
本例肝脏肿块虽然生长较慢,但其CT三期增强扫描仍呈现出快进快出的特点,因此诊断上应该
把肝癌放在首位。
更多学习内容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