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多学科诊治首次达成中国
2018-5-19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原发性肝癌的发病率居我国所有恶性肿瘤第4位,中国肝癌患者总数占据全球肝癌患者总数的55%。尽管随着现代医学科技的发展,肝癌的治疗取得了巨大进步,但总体预后仍不理想。
在原发性肝癌中,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以下简称肝癌)是最主要的病理类型。肝癌的门静脉癌栓(portalveintumorthrombus,以下简称PVTT)发生率极高,肝癌病人一旦出现PVTT,病情发展迅速,生存期极短。
因此,PVTT是肝癌预后的主要不良因素,对PVTT的诊治在肝癌的临床诊疗中具有重大意义。
然而,目前国际上对PVTT的诊治标准仍未达成共识,而国内对肝癌门静脉癌栓治疗意见不统一,普遍缺乏高级别循证医学依据。
京沪粤三地专家共同探讨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诊治
年,广东、上海、北京三地不约而同的发表了各自的肝癌合并PVTT治疗的专家共识,既存在共同点,也有各自侧重的不同。三份共识均充分肯定了索拉非尼在肝癌合并PVTT治疗中的地位,推荐索拉非尼应用于所有类型的PVTT患者,并可与其他治疗方式联合或作为术后预防手段。
广东的专家共识总结了国内外肝癌治疗的指南,提出了肝癌合并PVTT的初始治疗方案推荐,强调多学科治疗的重要性;医院的专家共识则详述了肝癌合并PVTT的诊断和诊疗路径,并提出了PVTT的程氏分型,强调根据PVTT的分型进行科学分级治疗;代表中国北方专家意见的《肝细胞癌合并血管侵犯专家共识(年讨论稿)》对PVTT的放疗细节及内科支持治疗展开详述,同时对微癌栓的诊治进行了论述。
在此背景下,年10月,经吴孟超院士等多位专家提议,医院起草了《肝细胞肝癌合并脉管癌栓的多学科诊治专家共识》并进行了第一次全国专家讨论会,会后针对共识原始稿进行了相应修改及完善,更名为《肝细胞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多学科诊治中国专家共识》。
年12月14日,广东陈敏山专家团队与上海程树群专家团队在上海召开启动会,双方团队联合逐渐完善《共识》;年1月16日,在得到北京蔡建强教授专家团队的同意和支持后,北、上、广三方专家团队正式启动合作,成立PVTT多学科诊治全国研究协作组,进一步共同修改、完善《共识》;年2月28日,《肝细胞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多学科诊治中国专家共识》定稿会在上海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多位肝癌领域专家出席了本次会议,对共识撰写过程中的若干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制定了下一步修订计划。
《肝细胞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多学科诊治中国专家共识》定稿
定稿会后形成的《共识》初稿保留并修改了广东共识的前言和展望部分,关于肝癌合并PVTT的诊断部分采医院专家共识中的对应内容,精简了鉴别诊断的内容,纳入了程树群专家团队提出的PVTT分型标准。
治疗部分,《共识》保留了PVTTIII型患者术前放疗的相关内容并出现在推荐意见,DDS泵及肝移植则未出现在推荐意见;放疗部分以广东共识及北方共识为主,内科支持治疗部分以北方共识为主;此外,《共识》对诊疗路径图及表格作了相应整合,并增加肝静脉/下腔静脉癌栓多学科诊治相关内容,微癌栓内容方面仅保留了治疗相关部分。
该共识的形成过程有助于审视我国在肝癌诊治领域的贡献,也客观反映国内各单位的贡献,同时有助于检验我们的工作,尤其是临床转换研究及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鉴于我国在肝癌的病因、肿瘤生物学行为、医疗体制等方面与欧美、日本等国家存在明显差异,因此不能完全照搬国外的经验,结合中国国情的PVTT规范化诊疗就彰显的格外引人瞩目,比如这份共识中对癌栓的分型未采用日本标准而采用了自主制定、更符合中国国情的程氏标准,有助于在肝癌合并PVTT的诊治领域在国际上树立中国标准。
专家们强调了以肝胆外科治疗为中心,介入、放疗、内科等多学科的协作,表明建立肝癌的单病种多学科综合治疗体系是今后临床的最佳模式。
共识力争与国际接轨,以高质量文献资料为基础,涵盖最新循证医学证据,加强了介入、放疗和免疫治疗等内容,对于近年来的新探索,特别是分子靶向药物索拉非尼在此领域的应用,如索拉非尼单独用于术后预防以及和其他治疗方式的联合应用,在最新循证医学证据的基础上均予以推荐。该共识充分结合循证医学证据及专家的临床经验,对临床实践有重要指导意义。
为了将中国医生在该治疗领域的经验传播开,在全球范围内与同行分享,该共识形成后将有中、英两个版本发布。在万千瞩目中,该共识何时掀开神秘面纱,让我们拭目以待。
肿瘤君肝癌的一、二、三、四级预防指的是什么?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北京中科白癜风康复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