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俭神奇核酸变革肝癌早期筛查,柳叶刀力战
2020-6-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知名权威白癜风专家 http://pf.39.net/bdfyy/zjdy/171218/5941786.html
▎药明康德/报道
据世卫组织数据统计,中国每年新发肝癌病例超过全球一半;而在中国国内,肝癌发病率、死亡率在本土癌症患者中也居前列。肝癌防治过程中最大的挑战,便是起病隐匿且较少特异性症状,所以80%患者就诊时已发展为晚期患者,失去接受根治性手术的机会。因此提升肝癌早期筛查效率,是及时采取手术、药物等疗法的关键所在。
医院副院长周俭教授与团队历经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并通过产学研通力合作,今年在肝癌精准诊断领域推出一项重要“中山智造”转化医学重要成果。“7种微小核糖核酸肝癌检测试剂盒”已经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病人使用时只需采集0.2毫升血浆,便可将肝癌诊断率提升至88%。今天,周俭正是凭借基于血浆microRNA的肝癌诊断及疗效监测基础研究与临床转化成果,获得第12届药明康德生命化学奖转化奖。
周俭教授从事肝癌临床和应用基础研究工作27年,曾荣获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吴孟超医学青年基金奖、裘法祖普通外科医学青年奖、国家科技进步奖(4次)。其主刀多类难度巨大的肝肿瘤切除手术,包括完成亚洲首例报道的联合肝脏离断和门静脉结扎的二步肝切除术(ALPPS)。在临床手术经验的积累之上,与团队成功研发microRNA肝癌检测试剂盒,为提升肝癌早期筛查带来新希望。
0.2毫升血浆的奥妙:甲胎蛋白之外另辟蹊径
谈到大众最熟悉的原发性肝癌生物标记物,非甲胎蛋白莫属,这种糖蛋白已在全国常规体检中普遍推广。周俭表示:“甲胎蛋白在胎儿血液循环中浓度较高,出生后2~3月内甲胎蛋白基本被白蛋白替代;一旦成人血清中甲胎蛋白含量升高,则可能与炎症或肿瘤相关。然而甲胎蛋白只在60-70%的肝癌患者体内过量表达,而肝癌之外的其他恶性肿瘤也会引起甲胎蛋白异常升高。所以从精准诊断的发展来说,我们迫切需要开发全新生物标记物,提升肝癌早期筛查的效率和特异性。”
周俭与团队将眼光从数量、功能浩繁的蛋白移开,瞄准了人体内另一种分子——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microRNA为内生、长度为22个核苷酸左右的微小RNA,每个microRNA可有多个靶基因,而数个microRNA也可调节同一基因。有学者推测,microRNA通过沉默信使RNA可调节人体内1/3基因;所以microRNA也成为显示生理、病理状况的重要指标。周俭对microRNA与肝癌联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