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发肝癌射频消融策略及疗效

2018-5-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导读

肝癌手术后的转移和复发是临床非常   

陈敏华教授

  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影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副主编、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副主编。

  肝癌手术后的转移和复发是临床非常   

  本中心近十年进行了多项研究,重点介绍如下。

  研究1

  在肝肿瘤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ablation,RFA)早期工作中(-年),我们曾经对手术后复发肝癌经RFA治疗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将手术后1年内复发定为近期复发组,1年后复发定为远期复发组。发现两组生存期有很大差异,两组均采用规范化治疗方案,安全范围达0.5~1cm,近期复发组患者2年、3年生存率均低于远期组。远期复发组疗效好,提示可能为多中心起源,RFA治疗的预后与肝癌复发的时间密切相关。

  研究2

  -年,医院介入科合作,对超声引导RFA联合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复发肝癌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研究。将89例患者分成3组,分别给予单一RFA、单一TACE、单次TACE和RFA联合治疗。

  结果显示,与RFA组和联合治疗组相比,单一TACE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更长、治疗次数更多;联合治疗组的治疗成功率显著高于TACE组(P=0.),肝内复发率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P=0.);联合治疗组患者的生存时间显著优于TACE组(P=0.),略优于RFA组(无统计学差异);对于>3.5cm肝癌患者的生存率,联合治疗组亦显著高于TACE组(P=0.),略高于RFA组。

  研究结论指出,联合治疗较单纯TACE治疗显著提高疗效并延长患者生存期,可能与多次单纯TACE损害肝功能有关;研究中,联合组的生存率未显著优于RFA组,可能与样本量不够大有关。

  

  另外,本组RFA治疗病例均接受了规范化治疗并应用超声造影(CEUS)指导治疗,使RFA疗效得以改善。最后,联合治疗组复发率显著低于RFA组,提示TACE可能同时灭活了肝内子灶和新生灶,减低肿瘤供血,限制其生长,灭活率优于RFA组。

  可见,单次TACE后RFA联合治疗可提高肝癌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率。减少TACE次数,可减少对肝功能的损伤,并降低费用;肿瘤灭活率得以提高,提高了整体疗效。

  研究3

  本中心对复发残留癌接受RFA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了回顾性研究。研究纳入-年间肝癌术后、介入后和局部消融后接受超声引导经皮RFA治疗的复发残留癌患者例(复发组),对照组为首选RFA治疗的同期肝癌患者例(原发性肝癌初诊病例且消融为首选治疗方式)。

  将局部消融后再行RFA治疗肝癌组与介入后RFA治疗组及手术后复发RFA治疗组进行比较后发现:该组患者肿瘤

  直径最大(4.2cm、3.7cm、3.1cm),灭活率低(90.2%、92.2%、95.1%),局部复发率高(23.8%、8.7%、11.9%);消融后1年各组生存率无显著差异,对照组长期(3~7年)生存率显著优于复发组(P=0.04),复发癌各组间长期生存率无显著差异。

  

  上图肝癌的射频消融治疗

  研究4

  我们还对局部消融后复发残留癌再次行RFA治疗的策略进行了探讨和疗效分析。我国局部消融治疗患者多属非手术适应证,因此局部残留复发癌多数仍采用再次RFA治疗。本中心复发癌选择RFA治疗者占74%,选用手术、TACE等其他治疗者仅占26%,故研究RFA再治疗的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背景

  ⒈较大肿瘤或血供丰富的肿瘤进行局部消融治疗后,复发残留率较高,几乎均发生在坚硬的原治疗灶边缘,位于外周或切缘、邻近其他脏器、发生粘连等因素影响再治疗的疗效。

  ⒉在局部复发癌诊断中,通过积极的CT、磁共振成像(MRI)、对比增强超声(CEUS)检查,可判断有无肿瘤残留

  复发,复发残留多呈月牙状、结节状(含小点状)、环状增强等不同表现。但是,仍有部分残留癌细胞(组织)不能被即刻检出确诊,常在3~6个月后才表现在RFA治疗灶周边有复发;再行补充治疗时,由于病灶形态不规则且位于纤维化坚硬的凝固灶周边,使RFA补充再治疗受到限制;再治疗效果不佳,甚至最终无法施治。

  ⒊甲胎蛋白(AFP)不高、症状体征不明显等原因往往延误诊断和及时治疗,这是局部复发癌再次行RFA治疗的瓶颈。

  治疗方法及策略

  造成肿瘤局部复发的原因大致为以下几种:对肿瘤浸润范围及小卫星灶判断困难;肿瘤安全范围估计不足致肿瘤残留;肿瘤侵犯血管或血供丰富,致热能量流失;肿瘤自身生物学行为及肿瘤所在位置不佳等;未采用规范消融方案策略及操作技术欠成熟等。采用的治疗方法策略需针对上述因素逐条解决。

  ⒈采用超声造影(例如CEUS)引导治疗复发肝细胞肝癌(RHCC)。CT、MRI判断残留活性灵敏,但再次治疗时,定位操作不易准确把握;CEUS灵敏判断活性区及复发区范围,再次进行RFA更容易准确定位布针。CEUS指导RFA规范化治疗,可使复发癌治疗与初次RFA治疗的疗效、灭活率、局部复发率及并发症相近。CEUS为RFA治疗复发性肝癌及预后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但长期生存率相对低于首选RFA治疗组,这与肿瘤的复发性生物学特征相关。

  ⒉RFA联合其他治疗。对2~3次消融仍不能灭活的复发性癌,可采用其他联合治疗,如TACE、术中消融、注射酒精。难治性复发癌,采用开腹术中超声引导下消融治疗,可获很好效果。

  ⒊采用RFA联合手术切除,一部分非手术适应证的患者通过经皮RFA治疗达到减瘤的目的,继而采用手术切除,可获得手术根治的效果。

  ⒋重视治疗策略。临床应用及试验证实,单针治疗复发癌不受较硬消融凝固灶的影响,热能呈脉冲方式发送达紧邻原凝固灶,易获得满意效果。在局部灭活率方面,单针治疗为91.7%,多级针治疗位64.5%,单针可明显改善RFA再治疗的疗效。

  治疗效果

  在RFA再消融疗效比较研究中,局部消融后残留复发肝癌患者有56例,同期首选RFA治疗的肝癌患者有例,局部治疗组RFA后,有9例复发(16.1%),对照组RFA后有59例复发(11.5%),无显著差异。

  小结

  残留复发癌再消融治疗需高度重视影像学信息,在影像学指导下采用相应的个体化方案治疗(PAA、RF+TAE、RF+放疗等)。本中心治疗经验提示,RFA是局部治疗后复发残留癌可选择治疗的手段,重视影像指导下个体化治疗,重视RFA治疗策略及联合多学科治疗,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并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期。

赞赏

长按







































早期白癜风是否能治愈
中科白癜风医院荣获安全管理优秀奖

转载请注明:
http://www.fweay.com/gazz/868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