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治疗肝癌的介入方法

2016-11-1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微创治疗肝癌的介入方法 关于肝癌

肝细胞癌(HCC)是全球第6大恶性肿瘤和第3大癌性死亡病因,每年全球约有65万患者死于HCC,其中亚洲国家的患者占75%~80%,中国HCC患者数占全球患者总数的55%。由于HCC起病隐匿,大部分患者就诊时已是中晚期,能够外科手术切除的患者不到20%。而且,HCC恶性程度高,患者常常合并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早期又易于播散和转移,手术后复发率较高,这些都严重影响了HCC患者的预后和生存率。

近30年来,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为代表的介入治疗已成为不可切除HCC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它不仅改善了许多中晚期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对早期HCC的疗效亦达到了与外科切除相媲美的程度。目前已涌现出多种针对肝癌的介入微创治疗技术,在肝癌的诊治当中,可以采用1~3种介入技术,使中晚期肝癌得到良好控制。

肝癌的综合介入微创治疗技术包括: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经皮穿刺肿瘤消融术(射频、微波)、氩氦冷冻治疗、放射性粒子植入(碘粒子)等。

01TACE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

利用碘油或药物缓释微球栓塞肿瘤的供血动脉和新生血管达到使肿瘤缺血缺氧坏死的目的,同时将化疗药带到肿瘤局部而起到缓慢释放、长期杀伤瘤细胞的作用。

02经皮穿刺肿瘤消融术(射频、微波)

通过不同的原理在肿瘤局部产生热效应。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产生60~℃的局部高温,使肿瘤产生凝固坏死。术后患者的皮肤穿刺处只需贴一块创可贴,患者在接受治疗后2~6小时即可自由活动。

03氩氦冷冻治疗

氩氦刀冷冻治疗的原理是利用氩气造成骤然下降的超低温(-℃)环境,使细胞内外和微小血管内迅速形成冰晶、细胞脱水,氦气快速复温(20~40℃)导致肿瘤组织缺血坏死,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主要应用于肿瘤直径5cm、病灶数不超过3个的患者。

04放射性粒子植入(碘粒子)

其中碘粒子植入被作为肝癌内放射治疗的主要手段,其在组织局部的剂量最高、近粒源处的剂量较高、周围组织剂量陡降等放射物理学特性,有效地提高了射线局部与正常组织剂量分配,因此可以用于对肿瘤进行精确、持续的内放射治疗。

本文转自:中国军网,







































白癜风可以治得好吗
白癜风初期能治愈吗

转载请注明:
http://www.fweay.com/gazz/142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