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肝炎日专家访谈樊嘉谈从预防到治疗肝
2017-3-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我国肝癌发生率约占全球的50%以上,其中80%至85%的肝癌是由乙型肝炎所致,严重危害国人健康,7.28世界肝炎日来临之际,特邀医院院长樊嘉,从预防、诊断到治疗,为广大读者全方位解析肝癌。
乙肝患者如何有效预防肝癌发生?以母婴传播的乙肝患者为例,出生15至20年后,因肝炎反复发作导致肝硬化,这些肝硬化的病人经10至15年,就可能罹患肝癌。由此可见,对于乙肝患者来说,肝癌的预防尤其重要。樊嘉院长指出以下两个要点:
●接种疫苗:若孕妇为乙肝患者,为了避免母婴传播,宝宝出生后应立即接种疫苗,以降低乙肝病毒感染的机会,从而降低慢性活动型肝炎、肝硬化及肝癌的发生率。
●治疗乙肝:如果能将HBV-DNA控制在拷贝/ml以下,阻止慢性肝炎进展,有效降低肝硬化、肝癌发生率。
患者应留意饮食与生活习惯,可以多吃水果、蔬菜、鱼类及虾类,避免摄取过多高热量食物,如红肉等,预防脂肪肝发生;对于慢性肝炎或肝硬化患者,必须戒烟、戒酒,以免病情恶化。
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有效提高生存率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能大大提升患者生存率,但遗憾的是多数患者早期到院治疗的比例还不足20%,多数患者因为没有定期检查,发现肝癌时已经到了中晚期,不但提升治疗难度,更降低了术后生存率。由大数据进行汇总,可以发现越早诊断,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针对肝硬化或反复发作的慢性肝炎的患者,建议每半年检测一次HBV-DNA。有家族史的高危病人,则建议3至6个月检查一次甲胎蛋白、B超,此法可准确检测出0.5~1cm以上的肝脏肿瘤,若要进一步确诊或鉴别诊断,亦可采用核磁共振或CT等方式。
手术切除及肝移植手术优势多肝癌的治疗方式很多,包括手术切除、介入治疗、消融治疗、放射治疗、酒精注射治疗或中西医结合治疗等,其治疗不局限于单一方式,但条件允许下,首选依旧是外科手术切除及肝脏移植。随着技术发展,外科手术取得可许多突破性的进展,其优势在于:
●增加治愈机会:肝脏移植手术的患者,我们制定了上海复旦标准,扩大适应症,使更多患者可以接受肝脏移植手术,提高患者生存率。
●减少复发转移:在术后给予患者综合的、个体化的、精准治疗,降低肝移植后的复发及转移。
肝癌治疗的未来与展望目前针对肝癌的靶向药物较少,原因是肝癌的基因表达多变,而非单一基因所致。
未来不论是靶向治疗、免疫治疗或是生物治疗,都必须找到肝癌细胞突变的关键机制,以及可以抑制肝癌的途径和方法,对此许多科学家正在进行研究探索,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够对肝癌的治疗摸索出一套有效的治疗方法、措施及药物,能够有效地治疗肝癌病人,达到根治的目的。
专家介绍樊嘉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医院院长、复旦大学肝癌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复旦大学器官移植中心主任、上海市肝肿瘤临床医学中心主任、上海市肝病研究所所长。对肝脏肿瘤外科诊疗及肝脏移植有丰富经验,是中国肝肿瘤外科领军人物。全国劳模,十佳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十大我最喜爱的健康卫士,上海市劳模,上海市科技精英,上海市首批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