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港大学生讲中华价值观1民主自由概念是中

2020-5-29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香港暴力事件中,一些年轻人举着美英国旗,高喊民主自由。

可他们并不知道,民主自由价值观并不是西方的专利,更不是西方人最早提出。

民主、法制是两面一体。

现在的学者多强调民主而偏颇法制。而有的学者讲民主法制是西方的价值观,中华传统文化中缺乏民主科学的基因。

这是错误的!

相比较而言,西方的民主法制不过两三百年的事情,而中国的民主法制则可追溯到年前。

年前,即公元前年——前年,齐国宰相管仲缔造世界第一个行政法制国家,并留下人类现存第一部书籍《管子》。

齐国改革开放,破除氏族社会的分封制,建立起第一个行政体制的国家。而西方在18世纪以前,还处在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种族、贵族、分封割据状态,不是行政体制的国家。何谈民主、法制和自由?

《管子》一书,就是人类现在最早的第一部书籍,记载齐国改革立国和春秋称霸的历史,也记载了管仲的治国强国理论和实践,以其理论的体系性和丰富性,成为人类第一部政治学著作,第一部哲学著作,第一部经济学著作,第一部法学著作,第一部军事学著作。

毫不客气地说,人类历史和现代化所遇到的重大问题,《管子》一书基本都到涉及到了。因此,《管子》被作一部能解决当今人类难题的中国古书。

回到民主的概念。民主一词源于希腊字"demos",意为人民。约公元前年后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在其《历史》第一次用到这个词。也就是说,古希腊并没有“民主”一词。后人将"demos"这个词引申为民主。而这个词是“人民”。希罗多德一百多年后的柏拉图使用了“民主”一词,但他反对民主政体,说民主意味着无能者的统治。

中国的管子没有使用“民主”一词,但他使用了“民体”一词。《管子·君臣下》写道:“上下设,民生体,而国都立矣。是故国之所以为国者,民体以为国”这里的“民体”即“国体”。

希罗多德的“人民”一词不但不是“民主”,而且比管子的“民体”晚了多年。也就是说,在管子的时代,西方是没有什么词和“民体”相对应的。而"demos"人民一词,在《管子》一书中通篇都讲“民”。

亚里士多德在区分六种政体的时候,按统治者成分和统治目的为原则指出如果是多数人为国家的共同利益而统治,我们称之为民主政体。管子的“民体”可否理解为亚里士多德的“民主政体”?字面当当然是可以的。

而法制的论述,西方第一部法学著作是盖尤斯(约—年)《法学阶梯》,比《管子》一书晚了年。《管子》一书已经对法制有了系统的理论论述和成功的实践。

因此本书没有使用西方的“民主法制”概念,而是使用了“民体法制”一词。

社会在进步,人类在发展,但人类由其历史而来。《管子·形势》说:“疑今者察之古;不知来者视之往。万事之生也,异趣而同归,古今一也”。因此,追寻回溯人类民主法制理论的历史,也是必要的。解读《管子》的政治学理论,就是对人类民主法制理论的回溯。

《管子》一书的理论体系性很强,内容丰富。因此这本书就没有任何的诠释,更不会有过度的诠释。大多是将《管子》的言论列出,加以白话文翻译。因为中国“国学”的研究犯有严重的过度诠释的毛病,有一个权威报纸曾发表过一篇孔子儒家的文章,全文00字,孔子的原话只有两句19字。可谓奇观。因此,本书抑制激情,采用白描的手法,将中国古代原汁原味的民主法制政治学介绍给世人,介绍给香港的年轻人。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议题是依法制国,即将召开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研究国家现代治理体系。

这里介绍的是年前中国制定的人类第一个国家治理体系,这个国家治理体系就总结书写在《管子》一书中,可以说《管子》概论就是人类第一个国家治理体系的概括。

它也是中国价值观。

借香港暴力风波,就把这个系列标题为“给港大学生讲中华价值观”。

谢谢各位支持。浏览与购买请长按下面

转载请注明:
http://www.fweay.com/gazl/1018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