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我国死亡率第二的癌症,如何进行正确

2024/5/1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白癜风暑期治疗 https://m.39.net/baidianfeng/a_9170090.html
                            

原创陈智鹏医学界消化肝病频道收录于话题#消化思维导图9个内容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快来测一下你的肝癌风险有多高?

随着社会节奏越来越快,生活压力不断增加,熬夜、喝酒让现代人是越来越“肝不动”了,等到发展成肝癌却为时已晚。

肝癌的背后凶手

肝癌,是我国发病率第五,死亡率第二的癌症,年我国因肝癌死亡的人数,占全球的50%以上。而这背后的“罪魁祸首”包括肝硬化、乙肝病毒(HBV)感染、丙肝病毒(HCV)感染、酒精、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和糖尿病等,以及致癌物的长期暴露,如黄曲霉毒素和马兜铃酸等,肝癌家族史可显著增加病毒感染人群的肝癌发病风险。

图1肝癌病因

肝癌风险预测模型

肝硬化患者是全球各指南公认的肝细胞癌高危人群。但肝硬化发生肝细胞癌的风险,因病因等不同而异。根据这一特性,多伦多肝细胞癌风险评分(TorontoHCCRiskIndex,THRI)纳入了年龄、性别、肝硬化病因。

图2THRI评分表

我国台湾学者模型针对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HBV感染者发生肝细胞癌的危险分层,构建了包括性别、年龄、ALT、HBeAg状态和HBVDNA水平5个参数、总计17分的REACH-B评分。

图3REACH-B评分表

基于欧洲9个前瞻性队列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口服抗病毒治疗5年结果,构建了包括年龄、性别和血小板计数3个参数、总计25分的PAGE-B评分。

图4PAGE-B评分表

肝癌危险的分层

不同程度的危险人群所需的检查方案及检测频率均有所不同。依据慢性肝病患者肝癌危险分层。

图5肝癌高危人群的辨识与分层

建议常规筛查采用腹部超声及血清AFP,低危人群每年1次,中危人群每6个月1次;高危人群常规筛查每3-6个月1次,多模式MRI或CT加强筛查每6-12个月1次;极高危人群常规筛查每3个月1次,加强筛查每6个月1次。如果腹部超声发现肝内≤1cm结节,应每3个月复查1次。如果结节增长>1cm或伴AFP>20ng/ml,应启动肝癌加强筛查流程,优选Gd-EOB-DTPA增强MRI。如影像学检查难以确定结节性质,考虑诊断性肝穿刺活组织学检查。

图6肝癌筛查流程图

肝癌根治性治疗后的患者,2年内可参考肝癌极高危人群监测,3个月常规监测,采用增强CT或MRI检查可发现肝癌早期复发转移;超过2年,可参考肝癌高危人群监测,6个月常规监测。

参考资料:

[1]中华预防医学会肝胆胰疾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等.原发性肝癌的分层筛查与监测指南(版)[J].临床肝胆病杂志,,37(02):-.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年版)[J].中华肝脏病杂志,(02):-.

[3]南月敏,高沿航,王荣琦,李文刚,赵素贤,杨明.原发性肝癌二级预防共识(年版)[J].临床肝胆病杂志,,37(03):-.

本文首发:医学界消化肝病频道

本文作者:陈智鹏

本文审核:杨卫生医院副主任医师

责任编辑:XU

版权申明

本文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

-End-

    

转载请注明:
http://www.fweay.com/gabx/1476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