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检查诊断的ldquo肝占位性病变
2020-1-1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不少人拿到自己的肝脏B超、CT或MRI等影像检查报告,看到诊断结果是“肝占位性病变”,就吓坏了,以为患上了肝癌。那么,"肝占位性病变“是不是肝癌呢?今天,我为大家简明的解释下常见的良、恶性肝占位病变。
肝血管瘤大多为海绵状血管瘤,是最常见的肝脏良性实质性肿瘤,占肝良性实质性肿瘤的80%,以30-50岁的女性多见,多为单发,海绵状血管瘤生长缓慢,病程较长。
多数患者没有明显症状表现,增大后会出现腹部压迫感及腹痛,偶见巨大血管瘤因外伤诱发瘤体破裂,诱发大出血。小于5CM的或者没有症状的血管瘤,无需治疗,每半年做B超或者CT监测。如增长过快或者出现明显不适的,可结合自身状况选择相应的治疗,如:射频消融、手术、栓塞等。
肝囊肿分为寄生虫性和非寄生虫性肝囊肿,寄生虫性的以肝包虫性囊肿多见,临床中常见的肝囊肿是非寄生虫性肝囊肿。临床上肝囊肿指先天性肝囊肿,多为单发、女性多见、男女比例约为1:4,一般生长缓慢。囊肿较小者没有任何症状,一般不需要治疗,每年检查1-2次。囊肿直径大于5公分,可能会出现腹痛、腹胀等现象,压迫胆管引起梗阻性黄疸,患者可选择无水乙醇注射等方法进行治疗。
以上两种是临床上多见的肝脏良性“肿瘤”,其它还包括肝脓肿、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肝腺瘤等比较少见,不一一列举了。
我国是全球肝癌发病率高发的国家,肝癌患者占全球的55%。肝癌分为肝细胞癌、胆管细胞癌以及混合癌三种类型,其中90%以上的肝癌都是肝细胞肝癌、以男性多见、好发于40-50岁之间、病情进展较快,早期症状通常不明显,中、晚期可出现肝区疼痛、食欲不振、腹胀、乏力消瘦、发烧等症状。治疗的方法包括外科手术切除、射频消融、肝移植,其他还有介入、放疗、靶向治疗等辅助治疗手段。
肝脏是实体瘤好发的转移部位,全身约有三分之一的肿瘤都可出现肝部的转移。直肠癌,胃癌等消化道肿瘤,乳腺癌、肺癌等临床比较多见。转移瘤的大小,数目不等,病程发展比较缓和。可以根据病情,进行手术切除、射频消融、介入栓塞、化疗等治疗。其他恶性肿瘤如纤维板层型肝癌、肝母细胞瘤、肝肉瘤等,在临床中的发病率较低。
在此提醒大众:肝占位并不是肝癌的代名词,拿到检查报告不要有心理负担,医院进行全面检查,明确诊断,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以原发性肝癌为例,早期肝癌可通过手术切除,且治疗效果较好。
专家介绍
杜锡林,外科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医院普通外科副主任。
现任中华医学会外科手术学组委员、
陕西省保健协会肿瘤多学科协作诊治(MDT)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陕西省保健协会肝脏疾病防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
全军糖尿病外科治疗学组委员、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肿瘤防治专家委员会肝癌学组委员、
陕西省抗癌协会肝胆胰专业委员副主任委员、
陕西省康复医学会腹部外科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
陕西省腔镜分会肝胆胰脾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兼秘书长、
陕西省普外分会委员、
陕西省普外分会肝脏外科组副组长兼秘书、
在国内外杂志发表文章余篇,其中发表SCI论文30余篇;承担国家及省部级课题8项;主编、参编、参译专著10余部;国家发明专利3项;获省部级医疗成果奖多项担任多个杂志编委及审稿。熟练处理普通外科范围内的各种疑难病症,对肝脏肿瘤、肝脏移植及胆道肿瘤等有较深入的研究,特别是在肝脏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及肝脏肿瘤的微创治疗、复杂肝脏肿瘤的精准治疗、门脉高压症的微创治疗、单孔腔镜辅助取石保胆、复杂的腹腔包块的外科治疗等方面有丰富的经验。近年来,致力于肿瘤多学科诊疗在临床的推广及应用。
杜锡林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