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阳院士极早期肝癌患者诊断和预警仍缺乏
2020-1-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肝癌是严重危害国民健康的恶性肿瘤,每年全球超过50%的肝癌新发病例在我国。最新统计显示,我国肝癌患者5年总体生存率仅为10%,绝大多数患者在肝癌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丧失了手术机会或者术后快速复发转移。
国内外研究均证明,现有肝癌血清学诊断标志物甲胎蛋白(AFP)等在极早期肝癌患者诊断和预警方面特异性、敏感性仍然存在不足,患者早期漏诊率较高,因此急需开展大规模、前瞻性、多中心肝癌极早期诊断、预警新标志物的筛选和验证。
鉴于此,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肝癌科学中心主任王红阳教授和亚太地区肝病学会主席、医院侯金林教授共同牵头开展了一项全国多中心、前瞻性肝癌极早期预警筛查项目。
在近日由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师协会临床精准医疗专业委员会主办,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承办的“中国医师协会临床精准医疗专业委员会年会暨第三届精准医学高峰论坛”上,王红阳院士就肝癌诊疗和筛查项目接受了媒体采访。
Q:请您介绍一下目前我国肝癌的诊疗现状
王红阳:我国的肝癌发病诱因复杂,和其他国家有很大区别。比如,我国85%以上肝癌患者有乙肝病毒感染的病史,防控肝炎的任务艰巨。
在一个较长时期内,我们也已经开始接种乙肝病毒疫苗,对防控肝癌起到了非常重要作用,所以,在年轻人群当中肝癌的发病率有所降低。但在60岁以上的人群中,肝癌仍然是死亡病例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同时,肝癌对成年劳动人口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所以说,攻克肝癌是一个非常严峻的任务,科学家面临战胜它的巨大挑战。
Q:我们了解到您牵头成立了全国多中心、前瞻性肝癌极早期预警筛查项目。该项目的目标是什么?早筛早诊在肝癌诊断中具有怎样的价值?
王红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把很多财力物力用在终末期肝癌治疗上,但成效并不显著。国家目前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研究和防控要前移,要更加西宁白癜风专科医院北京哪家医院看白癜风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