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科普丨肝癌治疗,绝不是ldquo
2022-7-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文本来源:肝胆相照一家人
文本加工:菊梅医生
正文共:字
预计阅读时间:5分钟
导读
肝癌是指发生在肝脏的恶性肿瘤,包括原发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全世界每年发现肝癌超过62.6万例,我国属于原发性肝癌高发区,每年发病人数约占全球的55%。
哪些人属于肝癌的高危人群?肝癌又该如何筛查和诊断?肝癌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在治疗过程中又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1肝癌的高危人群
1、乙型肝炎病毒和/或丙型肝炎病毒感染
2、长期酗酒
3、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4、食用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物
5、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硬化
6、有肝癌家族史
2
肝癌的筛查
血清甲胎蛋白(AFP)和肝脏超声检查是早期筛查的主要手段。建议高危人群每隔6个月进行至少一次检查。
超声检查操作简便,可显示肿瘤的大小、形状、部位、肿瘤与血管的关系以及肝静脉、门静脉有无癌栓等;实时超声造影技术可以揭示肝肿瘤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帮助鉴别和诊断不同性质的肝肿瘤。
3
肝癌的治疗
肝癌的治疗方法包括外科治疗、局部消融治疗、介入(TACE)治疗、放疗、全身治疗等多种治疗方法。
一、外科治疗
1、肝切除术
肝脏储备功能良好的Ⅰa期、Ⅰb期和Ⅱa期肝癌患者是手术切除的首选适应证,但手术切除后5年肿瘤复发转移率高达40%-70%。
肝癌术后复发率高的原因:
手术切除不彻底,致使癌细胞残留——复发;
播散而隐伏的微小转移灶在机体免疫防御功能降低时继续生长,形成转移性复发;
肿瘤破裂,术中癌细胞“污染”视野,造成医源性播散;
多灶性起源的病灶在初次手术时已处于癌前病变阶段——再发。
2、肝移植术
肝移植术适用于有失代偿期肝硬化背景、不适合手术切除的小肝癌患者(无大血管侵犯、淋巴结转移及肝外转移)。
二、局部消融治疗
局部消融治疗是指借助医学影像技术的引导对肿瘤靶向定位,局部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直接杀灭肿瘤组织的治疗手段。局部消融治疗具有创伤小、疗效确切的优点,适用于单个肿瘤直径≤5cm;或肿瘤结节不超过3个、最大肿瘤直径≤3cm;无血管、胆管和邻近器官侵犯以及远处转移,肝功能分级为Child-PughA或B级的肝癌病人,可获得根治性的治疗效果。对于不能手术切除的直径3~7cm的单发肿瘤或多发肿瘤,可联合TACE。
常见消融手段:射频消融(RFA):操作方便,住院时间短,疗效确切,费用相对较低,特别适用于高龄病人;微波消融(MWA):消融效率高,避免RFA所存在的“热沉效应”。MWA和RFA,这两种消融方式的选择可根据肿瘤的大小、位置,选择更适宜的消融方式。
无水乙醇注射治疗(PEI):安全,特别适用于癌灶贴近肝门、胆囊及胃肠道组织。
三、介入(TACE)治疗
适用于Ⅱb期、Ⅲa期和Ⅲb期的部分患者,多作为手术治疗和消融治疗的联合治疗手段应用。
TACE适应症:
①IIb期、IIIa期和IIIb期的部分病人;
②不能或不愿接受手术的Ib期和IIa期病人(如高龄、严重肝硬化等);
③多发结节型肝癌;
④门静脉主干未完全阻塞,或虽完全阻塞但肝动脉与门静脉间代偿性侧支血管形成;
⑤肝癌破裂出血或肝动脉-门静脉分流至门静脉高压出血;
⑥控制局部疼痛、出血以及栓堵动静脉瘘;
⑦肝癌切除术后残癌或复发灶。
TACE禁忌症:
①肝功能严重障碍(Child-PughC级);
②凝血功能严重减退,且无法纠正;
③门静脉主干完全被癌栓栓塞,且侧支血管形成少;
④合并活动性肝炎或严重感染且不能同时治疗者;
⑤肿瘤远处广泛转移,估计生存期<3个月者;
⑥恶液质或多器官功能衰竭者;
⑦肿瘤占全肝比例≥70%癌灶;
⑧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显著减少;
⑨肾功能障碍:肌酐>2mg/dL或肌酐清除率<30ml/min。
TACE不良反应:
①栓塞后综合症:最常见,表现为发热、疼痛、恶心和呕吐等;
②穿刺部位出血;
③白细胞下降;
④一过性肝功能异常;
⑤肾功能损害;
⑥排尿困难等。
四、放疗
放疗分为外放疗、内放疗。
外放疗:用放疗设备产生的射线从体外对肿瘤照射,使一部分伴有门静脉/下腔静脉癌栓或肝外转移的Ⅲa期、Ⅲb期肝癌患者肿瘤缩小,从而获得手术切除机会。外放疗可减轻肝外转移患者的疼痛、梗阻或出血等症状,使肿瘤发展减缓,从而延长生存期。
内放疗:放射性粒子植入后,通过持续低剂量辐射,最大程度杀伤肿瘤细胞。
五、全身治疗
1、分子靶向药物
①索拉非尼是第一个获批用于晚期肝癌的靶向药物,主要副作用有腹泻、体重下降、手足综合征、皮疹、心肌缺血以及高血压等。
②乐伐替尼是多靶点药物,年5月FDA正式发布批准乐伐替尼作为肝癌全身治疗的一线用药的新药申请。乐伐替尼对亚太地区患者、HBV相关肝癌的有效性优于索拉非尼,其副作用有高血压、腹泻、食欲减退等。
③瑞格非尼被美国FDA批准用于索拉非尼治疗失败的晚期肝癌患者。
④PD-1抗体Opdivo用于经索拉非尼治疗失败后的晚期肝癌患者。
2、系统化疗
传统的细胞毒性药物在肝癌中的单药或传统联合用药有效率均不高,不良反应大,含奥沙利铂的FOLFOX4方案在整体反应率、疾病控制率、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期方面,均优于传统化疗药物阿霉素,且耐受性和安全性较好。奥沙利铂在我国被批准用于治疗不适合手术切除或局部治疗的局部晚期和转移性肝癌。
六、抗病毒治疗及其他保肝治疗
合并有乙肝病毒感染且病毒复制活跃的肝癌病人,口服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非常重要。抗病毒治疗可以降低术后复发率,应贯穿肝癌治疗的全过程。在药物选择方面,宜选择强效低耐药的药物,如恩替卡韦、替比夫定或替诺福韦酯等。
TACE治疗可能引起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活跃,目前推荐在治疗前即开始应用抗病毒药物。
肝癌病人在自然病程中或者治疗过程中可能会伴随肝功能异常,因此应及时适当的应用保肝药物。
七、对症支持治疗
镇痛,纠正贫血,纠正低白蛋白血症,加强营养支持,控制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处理腹水、黄疸、肝性脑病、消化道出血等伴随症状。
结语
肿瘤的临床治疗逐渐向个体化多学科综合治疗(MDT)的方向发展,所以肝癌的治疗,绝不是“单打独斗”。定期检查、及时发现、选对方法,一定能战胜肝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