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就这样变成了肝癌知名肝外科专家教

2021-4-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病毒性肝炎

是世界性的常见传染病

全球约有3.5亿人

生活在乙肝病毒的阴影下

中国更是乙肝“重灾区”

乙肝病毒携带者

约有1.2亿!

是不是得了乙肝

就离肝癌不远了呢?

今天,小编请来肝肿瘤外科专家

陈培教授,和大家聊聊

“乙肝和肝癌的那些事儿”

陈培

医院普通外科执行副主任,肝肿瘤外科副主任医师,医院访问学者。从事肝脏肿瘤的诊断和综合治疗,参加肝移植工作。

发表医学论文10余篇,SCI论文5篇,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获教育部博士点新教师点课题1项,获“上海援疆指挥部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朱剑华-董宝机医学人才培养基金”。

常驻医院开展肝肿瘤外科诊疗工作,进行手术治疗,熟练掌握难切性肝癌切除术、肝门胆管癌切除术、腹腔镜肝肿瘤切除术等。

专家门诊:周二、周三上午

两类极端乙肝患者,均不可取!

陈培教授介绍,在日常门诊工作中,经常碰到两类比较极端的患者:

第一类患者在体检时发现自己乙肝病毒阳性,从此变得高度紧张,不可终日,好像马上就要得肝癌了;

另一类患者则恰恰相反,虽然自知是肝炎患者,但却丝毫未予重视,酒照喝,烟照抽,夜照熬,甚至每年的体检都懒得坚持。

陈培教授

普通外科执行副主任

过度紧张和毫不重视,都可能产生不良后果。这两类患者的对待方式,都是不可取的。

从乙肝到肝癌,到底有多远?

数据表明,我国是乙肝大国,大多数人在一生中都有可能接触过乙肝病毒。这其中,10%左右的人感染并携带乙肝病毒,其中一小部分会导致慢性肝炎,再小部分发展成肝硬化(肝纤维化)。

在肝硬化患者中,10%左右会发展成原发性肝癌,而且原发性肝癌90%以上都是HBsAg阳性的乙肝患者。

简而言之

尽管乙肝病毒感染者人群基数较大

肝癌的发生的确和乙肝病毒有关

但是最后真正患肝癌的只是少数人

不是所有感染乙肝病毒的人

最终都会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

关键在于及时控制乙肝!

如何避免乙肝向肝癌转化呢?

01

避免乙肝病毒的感染

这一点我们国家已经做了大量的基础工作,如普及新生儿的乙肝疫苗接种,使绝大多数儿童不再感染乙肝病毒。

02

避免慢性乙肝的反复发作

乙肝病毒并不可怕,HBsAg阳性的患者也只有很少一部分发生原发性肝癌,可怕的是乙肝病毒的持续感染复制、慢性肝炎反复发作使人体免疫力下降,促使肝纤维化不可避免地导致肝硬化,肝细胞加快再生的过程中由于基因突变而产生肝癌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03

适当服用药物

除了抗乙肝病毒药物,近年有研究发现,慢性肝病自由基清除能力下降,人们已经被普遍接受,使用自由基清除剂(如原花青素、苹果多酚、硫辛酸等),可以预防肝癌,降低自由基对肝细胞攻击导致的癌变。

04

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肝癌基本上是一种环境疾病,一种生活方式的疾病,因此在改变生活方式上,我们大有可为:

01

不要过度劳累:疲劳是百病之源,尤其熬夜,对肝脏有巨大的损害作用。

02

切忌过度饮酒:酒是穿肠毒药,形象地说,喝醉一次酒就是患一次肝炎,长此以往,肝脏怎能受得了?

03

保持好心情:怒伤肝,不良的情绪也会对肝脏造成极大的损害作用。

05

高危人群要定期体检

大部分肝癌患者查出肝癌时,往往没有症状或症状不明显。因此,即便没有症状,仍建议“小三阳”患者、35岁以上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患慢性肝炎,肝硬化5年以上,直系亲属三代中有肝癌家族史等高危人群,每半年做一次甲胎蛋白和肝脏B超检查。

陈培教授

普通外科执行副主任

特别要提醒“健康病毒携带者”,他们肝功能基本正常,化验检查是“大三阳”或“小三阳”,但没有其他症状,特别容易被忽视,这类人群也应该定期做甲胎蛋白和肝脏B超检查。

说了这么多

希望大家有所收获

不管你是乙肝患者

还是健康人群

保护肝脏,规律作息

少熬夜,少喝酒,少生气

多多运动锻炼喔

门诊预约方式:

1、“美丽厦门智慧健康”

转载请注明:
http://www.fweay.com/gazl/1216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