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院医讯全市率先肝胆特异性造影剂MR
2021-3-27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北京中科曝光 https://4001582233.114.qq.com/ndetail_4475.html
全球每年因肝病死亡的患者人数超万,我国的肝病患病率居世界首位,其原因在于肝炎患者基数非常大。慢性肝病患者若不经过有效治疗,会逐步进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且肝癌早期多数并无明显症状,因此,如何早期精准诊断成为治疗肝病的关键所在。
日前,医院放射科于全市率先开展并成熟运用肝胆特异性造影剂——钆塞酸二钠核磁共振(MRI)增强检查,有效提高肝癌检出率。
51岁的朱先生在做CT检查时,发现肝右叶后下段有一个低密度结节,医生为其做了常规造影剂(钆喷酸葡胺)MRI增强检查,只见肝右叶后下段有一枚直径约25毫米的异常信号灶,定性诊断不明确,无法排除肝癌的可能性。为进一步明确病灶性质,嘉兴一院放射科团队为其实行肝胆特异性造影剂——钆塞酸二钠MRI增强检查,检查后明确诊断为“小肝癌”。检查后第三天,患者行外科手术,病理结果为“低分化肝细胞癌”。术后朱先生恢复良好,出院后定期复查。肝特异性造影剂检查后,病灶无所遁形。在动态磁共振增强扫描中,使用钆塞酸二钠作为肝细胞的特异性对比剂,可显著提高肝内病灶的检出和准确诊断率,对于结节性肝癌、肝转移瘤、性质不明的肝内占位,均有较高敏感性及特异性。尤其是对于结节性肝硬化的患者,因肝癌的发生与肝硬变基础上产生的肝细胞结节密切相关,运用此项技术可快速发现这些结节,并做出准确诊断和鉴别诊断,这对肝癌的诊断、治疗、监测和预后均具有重要价值。
另外,该特异性造影剂在诊断和鉴别诊断肝硬化相关结节及小肝癌(直径<2.0cm)病灶上优于其他检查技术。肝胆特异性造影剂——钆塞酸二钠MRI增强检查对于肝转移性癌的诊断敏感度在94%左右,可作为肝转移病灶检查的首选,对存活和复发病灶的诊断也优于多排螺旋CT和普通磁共振增强检查。
一直以来,嘉兴一院放射科致力于准确检查、精准影像、明确诊断,在专病筛查和诊断方面不断创新探索。自创新应用肝胆特异性造影剂——钆塞酸二钠MRI增强检查项目以来,已有多位肝脏肿瘤患者受益。该项技术的成熟运用,进一步满足了肝病患者的健康筛查,标志着嘉兴一院放射科在精准检查上迈上新台阶。
现阶段,为满足广大患者的检查需求,嘉兴一院放射科于每周二、周五上午开放肝特异性造影剂上腹部增强MRI(Gd-EOB-DTPA)检查,咨询。
放射科供稿摄影:诸胜涛
编辑:严晓文
校对:王维卓、章鸣泽
审核:俞新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