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词背后的喻翠云为中国患者研制安全高效
2021-8-3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编者按:10月28日,湖南省首届“最美科技工作者”颁证暨“爱国·创新·奉献——湖南科技工作者的初心与使命”学用活动汇演在红网演播厅举办,一个个致敬词响彻在活动现场,还原了10个最美科技工作者的奋斗模样。今天,我们来讲述致敬词背后最美科技工作者的故事,展现他们最美的奋斗风采。
喻翠云致敬词
她是大学里最爱美的教授,又是最能吃苦的“科研达人”。面对肝癌这个面目狰狞的死亡之神,她笑言:滚蛋吧,肿瘤君,我一定要战胜你!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她奉献了最美丽的青春,为无数肝癌患者带来生的希望。她说我很爱笑,困了累了也一定会笑得美美的,因为新时代如此美好,科研如此美好,奋斗如此美好!
喻翠云。(左一)
红网时刻记者何青长沙报道
和南华大学喻翠云教授接触过的人,都忍不住被她所吸引。
说话总是带着笑。想到什么事,会用自己最快的速度去实践,一个原本计划两三年完成的科研项目,她一个月做完了。
她把科研比作爬山,“任何时候都是在山脚下,刚刚起步,永无止境,清晰地认识和定位自己。”她把科研比作爬山,“任何时候都是在山脚下,刚刚起步,永无止境,清晰地认识和定位自己。”
十多年来,喻翠云一直在进行国家级项目——肝癌分子靶向药物的研究。
有数据统计,全世界有85%肝癌患者在亚非拉发展中国家,且其中55%~60%肝癌的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发生在中国。同时,国外研究胰腺癌、肺癌的分子靶向药物比较多,对肝癌分子靶向药物的研究比较少。
“过去治疗癌症的常规化疗药物,尽管对癌细胞的杀灭效果好,但也会对正常器官的细胞产生影响。”通过研究,喻翠云发现,果胶、海藻酸盐等高分子化合物可以有效地识别并锁定肝癌细胞。
从零迈向一的过程并不容易,为了获得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支持,喻翠云连续申报了3年,终于获得支持。同时,在她的努力下,当年武汉大学的同门师弟、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专家魏华教授也加入了团队。
依托多个项目,喻翠云团队将高分子纳米新材料与传统小分子药物、基因药物、多肽药物等有机结合,探索新型肿瘤靶向药物传递体系。有的功能是精准靶向定位肝癌细胞,有的功能则是强化治疗效果。
喻翠云把这种“精准制导”的靶向药物用“千手千眼”来形容。
最终能有效解决了传统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大、耐药性强的问题,探索新型肿瘤靶向药物传递体系,推动药学与化学、材料、生命科学、医学等交叉学科的发展,为新型肿瘤靶向药物研发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目前,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她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身份发表了20多篇SCI论文。其中一篇被引用了余次。
关于未来,喻翠云表示,“希望能为中国患者研制出安全高效的肝癌药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