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每小时1人死于肝癌初期无症状,当

2021-3-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66岁洪先生为B肝带原者,年轻时并未积极治疗,6年前身体异常疲惫、体重在3个月内减轻10公斤,脸色枯黄,就医检查,确诊为肝癌,手术摘除14公分、手球大的肝肿瘤。

术后3年,肝癌复发,传统栓塞等治疗无效,癌细胞转移至骨头和肺部,接受化疗、标靶药物等治疗,副作用极大,让他几度想放弃治疗,在医师建议下,使用免疫组合疗法,最后病情获得控制。

晚期肝癌可用抗癌武器不多 单独使用免疫疗法的抗癌效果有限

台湾曾被喻为B肝王国,平均每小时1人死于肝癌。晚期肝癌可用抗癌武器不多,不过,最新研究发现,免疫治疗搭配抗血管新生标靶药可以提升肿瘤反应率达近3成,是一线传统标靶治疗的2至3倍,且近9成病友保持6个月疾病不恶化,近1年生活质量不恶化。

台湾肝癌医学会常务理事黄怡翔表示,单独使用免疫疗法的抗癌效果有限,为提升肿瘤反应率,近年来,医界帮免疫疗法找最佳搭档,包括,2种免疫治疗药物并用、免疫治疗药物搭配传统TKI标靶药,或者免疫治疗药物搭配抗血管新生标靶药等。

免疫组合疗法 癌细胞可获控制且副作用极低

「免疫组合疗法必定是未来治疗晚期肝癌的主要潮流。」黄怡翔指出,最新研究发现,抗血管新生标靶药物为免疫疗法的神队友,能够更有效地维持良好的肿瘤微环境,帮助免疫细胞正确辨识癌细胞,进而杀死癌细胞。

以洪先生为例,在接受化疗、标靶等药物治疗后,没多久又复发,出现肺部与骨头转移,在接受免疫组合疗法,2至3个月就看到效果,癌细胞获得控制,且副作用极低。

肝癌好发于45至65岁 男性为女性2倍

台湾肝癌医学会理事长林锡铭表示,肝癌好发于45至65岁,男性为女性2倍,主要原因为B型肝炎(约占7成),其次为C型肝炎、肥胖和代谢症候群、酗酒、及食用含黄曲毒素的发霉谷物及其制品等。

「肝脏是沉默的器官,肝癌初期几乎没有症状。」,出现异常不易察觉,当出现疲倦、食欲不振、体重减轻、发烧、腹部肿胀、肌肤和眼睛变黄(黄疸)等症状时,往往已是晚期肝癌。林锡铭提醒,肝炎患者务必定期回诊,接受治疗,测量病毒数量,一旦不幸罹癌,务必与医师配合,接受治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fweay.com/gajc/1183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