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临终病人,抢救还是放弃

2018-11-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面对临终病人,抢救还是放弃?

本报调查发现:关于如何面对死亡,观念正在悄然改变

近期,琼瑶给儿子媳妇写下一封公开信,公开信中琼瑶希望儿子无论多么不舍、面对什么样的压力,都不要勉强留住她的驱壳,让她变成“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卧床老人,她认为这才是儿女最大的“不孝”。同时,琼瑶还特别发出声明叮咛儿子,若病重,不必进行抢救,同时她交代身后事一切从简。

这条新闻不仅再次将“临终关怀”的话题引入大众视线,也让人们思考,当死亡来临时,到底该如何抉择?

8成受访者表示:

身患重病不会勉强求生

3月17日下午,医院附近发放关于“临终关怀”的问卷调查。发放份问卷,共回收份问卷。位调查对象中,男性占46%,女性占54%。被访者中90后至00后占50%;70后到80后占36%;50后到60后占14%。

关于“您认为临终关怀是否有需要?”88%的人认为需要;12%的人不需要。

关于“您认为临终关怀的主要目的是什么?”50%的人认为可以减少患者的痛苦;32%的人认为可以减少病人家属的负担和精神压力;18%的人认为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于“面对重病晚期的患者,您的态度是?”12%的人选择不惜一切代价维持患者生命;22%的人表示会维持基础治疗直至去世;48%的人认为应该尊重患者意见,由其自己决定;18%的人觉得为了减少家庭负担,会选择放弃任何治疗。

关于“您认为临终关怀会提升您对死亡的认识吗?”70%的人认为这使自己更加坦然面对死亡;16%的人觉得这使自己更加畏惧死亡;14%的人觉得没变化。

关于“当有一天,你身患重病时会如何选择?”82%的人表示会顺其自然,不勉强活命;18%的人希望家人尽一切努力为自己维持生命。

关于“碰见有人对重病的亲属选择放弃治疗,你如何评价?”70%的人认为这是别人的选择,值得尊重;22%的人表示佩服,值得借鉴;8%的人觉得这是没有孝心的体现。

选择放弃治疗时,心都碎了

陈女士的父亲1年前因肝癌晚期去世,去世时才55岁。去世前,他在ICU病房抢救了三次,最后家属在医生的建议下放弃治疗。

陈医院到去世中间仅间隔十四个小时。在父亲病危的这一天中,陈女士觉得经历了太多。“那天夜里,我爸医院,我从外地得知消息拼命的往家里赶。”

“医院时他全身抽搐,被褥全湿透了。他说他身上痛的受不了了,说着说着就哭了。后来医生建议我们转到ICU病房,我跟他说,我们一会儿换个病房,他也没回应。之后,他就再也没说过一句话,直到走了。”

陈女士说,自己得知父亲住院就立即将家里的存款取出来了,虽说不多但也有十多万,勉强可以支付父亲在ICU治疗的费用。也曾考虑过将房子卖了来支付父亲的医药费,但临终前陈女士的父亲被抢救了三次,实在是撑不下去了。“我在放弃治疗的通知书上签了字,那一刻感觉心都碎了。可我没得选,看爸在病床上挣扎,还不如让他走的时候有点尊严。”

对患重病的亲人,到底治还是不治?陈女士觉得,这都是个人选择。“如果是癌症早期,家里条件承担的了,病人精神和身体都不错,当然是治疗好。癌症晚期的话,还是没必要受那罪了。”

家人患癌十年,从未想过放弃

齐先生的外公在76岁时被查出鼻咽癌,从确诊至今已过去10年,最近老人病情加重,但家人从未想过要放弃治疗。

“当年家里得知外公的病情后很难受,但也想让外公高兴一下,76岁的生日搞的很隆重,亲戚们都从外地赶回来给外公祝寿。外公当时许愿是希望活到80岁,现在他做到了,但不知道还能不能撑到90岁了。”

从确诊后,齐先生的外公做过两次化疗,再加上各种中药、偏方,这些年花出去的钱不少,但老人病情控制的不错,家人们都觉得值得。

“今年外公的病情突然加重了,鼻子里的肿瘤越来越大,现在一只眼睛已经被挤得看不见东西了。不久前,外公又从床上摔下来,胯骨骨折,只能躺在病床上,医生说现在也没法开刀。家里没人提过要放弃治疗。”

“我们其实在心里都早已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外公的身后事其实早几年就已经开始准备了,但谁都不愿意替他做选择说放弃治疗,而且这么多年下来外公的求生欲望还是很强的。”

医生:临终患者痛苦大,放弃治疗值得理解

记者就临终病人的生死选择问题医院放疗科主任何慧娟。何主任说,“医学上对临终患者的界定是在当前医学技术水平条件下治愈无望、估计在6个月内将要死亡的人。对于这部分患者,在前期医生与护士都会循序渐进的对病人和家属做心理工作,让他们渐渐接受这个结果。例如肿瘤晚期的患者,我们会告诉病人及家属放弃对肿瘤的治疗,而是对病发的症状进行对症治疗。”

何主任说临终的肿瘤病人到后期身体上要忍受巨大的痛苦,这是常人所不能感受的。疾病所带来的痛苦不仅仅对病人来说是折磨,对亲友来说也要承担经济上和精神上的巨大压力。“为减轻患者的痛苦,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亲属选择放弃治疗,趁患者还有时间带他回去安顿一下或者带患者出去散散心,这是观念上的改变。”

记者郭金

赞赏

长按







































中科白癜风医院微博
北京白癜风专业治疗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
http://www.fweay.com/gacs/926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