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管齐下治肝癌
2016-11-9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多管齐下治肝癌
作为您的生活顾问,诚意为您送上健康及医疗有关信息!愿与您共同打造强健身心,轻松应付生活上各种挑战。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发表的《全球癌症报告》,中国新增肝癌病例及死亡人数均居于世界首位。亚太地区每年新增60万肝癌患者,大部分来自中国。肝癌共分为三期:一期的肿瘤体积小于五公分;二期的体积超过五公分;三期除了肿瘤体积大外,更有可能引起肝脏的血管闭塞。早期肝癌并没有明显征兆,当患者持续地出现如食欲不振、黄疸及腹水等征状,这个时候确诊时大多为晚期。
除酗酒和高脂肪的饮食习惯外,慢性乙型肝炎及丙型肝炎患者也是肝癌的高发人群。慢性乙型肝炎会引起肝细胞的基因突变,丙型肝炎严重的会肝硬化,最终可能会演变为肝癌。
医生主要使用正电子计算机扫描、磁力共振及计算机断层扫描等为患者检查。具体如何治疗肝癌,医生则需要根据个体情况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其中钇90微球体体内放射治疗、立体定位放射治疗及免疫治疗,打破了过去传统治疗方法的限制,能够更有效地杀死癌细胞。
那么,具体的治疗方法是怎样的呢?
1、外科手术
对于肝癌患者来说,若没有出现肝硬化或其他严重疾病例如心脏病等,在患者的健康状况允许下,可进行外科手术切除肿瘤。这是比较好的根治方法之一。
2、射频消融术(RFA)/微波消融术(MWA)
若不能手术切除肿瘤,可考虑进行局部治疗,例如射频消融术(RFA)/微波消融术(MWA)。在超声波或计算机扫描的影像的协助下,医生会用探针及导管将射频或微波所产生的热能,直接向病灶发射,消灭癌细胞。这方法适合移除体积较小的肿瘤。
3、钇90微球体体内放射治疗
如患者不适合以上疗程,其癌细胞还没有扩散至肺部及骨骼,便可考虑进行介入性治疗——钇90微球体体内放射治疗。此疗程属一次性治疗,不受肿瘤大小影响,从设计方案到完成疗程需要约七天。所使用的微球体玻璃珠附有钇90高能量放射物质,直接向肿瘤发射,可用高能量物质杀死癌细胞。
钇90微球体体内放射治疗在香港已使用近十年,患者只须进行一次性为期约七天的疗程。第一天约见医生诊断,第二天在体内注射白蛋白进行治疗预演,以了解患者是否适合。适合治疗的患者,医生便可预订药物,再一次预演后再开始正式的放射治疗。
根据临床统计,约有七成患者适合此疗法。在完成疗程三个月后,肿瘤会轻微缩小,随后三个月,肿瘤再缩小,在疗程第九个月后,肿瘤没有恶化迹象。
治疗初期可能出现轻微的不适,如腹痛、恶心、发烧、疲倦及肠胃不适,完成疗程一个月可恢复正常。
4、立体定位放射治疗
由于肝脏会随着呼吸移动,放射治疗必须准确定点定位才行。现在,医生可使用呼吸调控技术配合影像导航技术,准确地给肿瘤高剂量放射能量。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减少误伤正常器官组织。肝癌患者也适合接受立体定位放射治疗。
临床案例显示,患者进行治疗后,肿瘤指数由四千多回落至正常水平,也有患者两年内没有复发。疗程约一星期,患者需进行检查,若肝硬化情况严重,则不适宜进行。疗程后,患者需在前半年每个月复诊一次,之后可相隔二至三个月覆诊,乙型肝炎患者需要服用药物控制病情。
5、免疫治疗
若放射治疗及标靶治疗后,均未能缩小肿瘤,或不适宜做有关疗程者,可考虑采用免疫治疗,但中国大陆还没有相关药物可使用。
什么是免疫治疗?肿瘤细胞是身体不正常的细胞,理论上若被免疫系统发现,将被杀死。然而,由于肿瘤附有PDL-1受体,免疫系统则附有PD-1受体,当二者结合后,免疫系统便不能识别肿瘤细胞。而免疫治疗的抗体能够阻断二者结合,令肿瘤细胞重新浮现在免疫系统的监察中,以便自身免疫系统识别并杀死癌细胞。
患者接受免疫治疗后可能出现疲倦、作呕作闷、呕吐或肺炎等不适,相对传统化疗的副作用轻微。目前有两种免疫治疗注射药物,疗程为每两星期一次,或每三星期一次。初期疗程持续约三个月,之后根据疗效后再安排。
个案分享
在香港居住,六十九岁的乙型肝炎患者陈先生,由于要服用治疗肝炎的药物,因此不适合手术切除肿瘤。陈先生的肝硬化不太严重,曾尝试进行射频消融术,然而因肿瘤围着肝脏的血管生长,疗效并不明显。随后接受了立体定位放射治疗,肿瘤明显缩小,在治疗六个月及九个月后,没有出现复发现象。而另一些较严重的个案,在进行立体定位放射治疗的十九个月后,同样也没有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