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复发率高达70这四大ldquo
2020-9-1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肝癌之所以可怕,就是因为它具有极强的侵袭性、转移性,尤其发生复发转移后,死亡率非常之高。而肝癌所发生复发率也极其高,一般术后三年的复发率约为40%-50%,术后五年的复发率则在60%-70%。
面对这么高的复发率,觅友们都一筹莫展,如何才能够真正摆脱癌细胞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复发该如何预防和治疗,为有相同问题并在治疗路上举棋不定的觅友带来帮助。
肝癌复发的原因是什么?
图片来源:摄图网
一种是癌细胞残留。
这是由于肝癌(特别是瘤体较大的肝癌)容易出现癌周组织侵犯和血管癌栓形成。因此,即使将肝癌瘤体完整切除或消融,对已经进入小血管的癌细胞以及远离瘤体的微小癌灶,也难以发现和切除。这些癌细胞残留下来后可以继续生长,造成肝癌术后复发,正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它约占复发性肝癌的80%-90%,大多数发生在术后3-6个月。
另一种是又一个新生的肿瘤。
其发生机理与首次原发性肝癌相同,肝癌患者大部分都患有乙型肝炎,如果术后没有进行规范化抗病毒治疗,在患者免疫力低下时,病毒很容易再次破坏肝脏细胞,导致肝细胞恶变,导致肿瘤复发。这类复发约占复发性肝癌的10%~20%,通常在术后1年以上发生。
肝癌复发的特点
图片来源:摄图网
复发的肝癌病灶通常不止一个,肝癌会在多部位、多肝段复发,复发的特点主要有两种。
一种情况是肝癌患者手术切除前不存在肝硬化,但肿瘤已经侵犯到肝脏的小血管和微血管,即便手术已经把可见的肿瘤切除了,但小血管、微血管里的癌细胞仍会在多个位置形成复发肿块;
另一种情况是患者感染了乙肝或丙肝病毒,在肝癌的基础上还合并有肝硬化,这类患者的肝脏中除了可见的肿块,还隐藏有许多难以发现的微病灶,等做完手术后,这些微病灶受到手术的刺激作用,会像雨后春笋一样,很快生长起来。
复发后该怎么治疗?
图片来源:摄图网
复发性肝癌患者多有乙型肝炎、肝硬化背景,因肝功能持续恶化或术后剩余肝体积不足等原因,导致患者难以耐受再次手术切除。因此,对于部分合并肝硬化、门静脉癌栓的复发性肝癌患者,制定“控制肿瘤”的治疗方案,对改善患者预后更为安全和有效。
肝癌术后复发虽然预示效果不佳,但也并非不可治愈,如果正确选择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法,仍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其中包括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消融(射频、微波、冷冻)、放射性粒子植入术等。个性化选择上述治疗的结合,是有效提高复发性肝癌远期生存率的关键。
微创介入治疗是复发的患者首选的治疗方式,也是四大“杀手锏”。
①“灌”:
肿瘤动脉化疗灌注术(TAI),直接把导管插入至肿瘤供血血管,通过向肿瘤供血动脉内灌注化疗药物,来“毒死”肿瘤,其局部药物浓度高,全身毒副作用小,相对于外科手术“动刀开胸开腹”,内科放化疗“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真正做到绿色微创治疗的目的。
②“堵”:
肿瘤动脉栓塞术(TACE),直接把导管插入至肿瘤供血血管,通过向肿瘤供血动脉内注入栓塞物质,堵塞肿瘤血管,导致肿瘤缺血、缺氧,达到抑制肿瘤生长、促使肿瘤细胞坏死、凋亡,达到“断其粮草”、“饿死”肿瘤的目的。我们经常把“灌”、“堵”相结合,就形成了肿瘤动脉化疗栓塞术(简称TACE),从而取得1+1>2的治疗效果,目前被公认为肝癌非手术治疗的最常用方法之一。
③“烧”:
射频消融术、微波消融术,是把一根直径两三毫米的穿刺针插入到肿瘤内,通过针尖产生℃以上的高温直接把肿瘤“烧死”的方法,这样就减少了患者在过去必须承受的大创口手术之苦,也避免了正常脏器的损伤。消融技术不仅应用于直径小于3cm的小肝癌,对于大肝癌,多与TACE联合往往也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④“照”:
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是一种通过细针直接穿刺至肿瘤内,将I放射性粒子植入肿瘤内部,通过其放射性以“照射”来摧毁肿瘤的治疗手段。I放射性粒子对于肿瘤细胞无限增殖具有很好杀伤作用,通过将放射源准确的植入肿瘤内,并根据肿瘤体积、密度以及邻近重要器官的关联进行合理的分布,达到“定向爆破”的目的,从最大程度上对癌细胞进行杀灭而最小程度的损伤正常组织及功能,从而起到良好的控制肿瘤发展的作用和止痛作用。粒子治疗技术多应用在门静脉癌栓、腹腔转移、不能做消融或TACE治疗的病灶、骨转移者。
如何预防肝癌复发?
图片来源:摄图网
01哪些情况预示肝癌复发?
临床病理因素如脉管侵犯(包括脉管癌栓、胆管癌栓、肝静脉癌栓等)、循环肿瘤细胞增多、肿瘤低分化、淋巴结转移、卫星灶、肿瘤数目≥3个、无完整包膜、AFP明显升高、肿瘤>5cm等都提示肝癌高复发和预后不良。
肝癌患者术前AFP升高,术后降至正常,如复查AFP明显升高,提示肝癌复发。若术前AFP为正常,术后定期复查胸部、上腹部CT中提示异常病灶,增强扫描明显强化,或随访提示逐渐增大的,提示肝癌复发。
02定期复查
肝癌治疗后的定期随访是提高肝癌患者生存率的关键,是患者特别不可忽视的环节。随访的监测内容,主要是肝脏影像学检查(超声、CT和MR)、肝癌标志物甲胎蛋白(AFP)检查、肝炎病毒定量(HBV-DNA)和肝功能检查。
根据医生的建议,先可选择经济实惠的超声检查筛选,如发现可疑病灶可选择CT和MR,MRI肝胆特异对比剂增强扫描,可鉴别消融后坏死灶、出血灶、再生结节以及复发性肝癌,是国际上公认的准确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如发现甲胎蛋白(AFP)升高,需要高度重视,咨询专科医生协助完成检查和诊断。
肝癌患者的复查频率:
在术后2年内应每3-4个月1次;2年以后,可每4-6个月1次;5年以后依然正常,可每6个月随访1次。一旦发现新的癌细胞就要及时“赶尽杀绝”,及时治疗则生存率明显提高。
03全身治疗
手术治疗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坚持基础疾病的综合治疗,如服用抗病毒药物控制乙肝病毒发作,应用索拉非尼、仑伐替尼等抗肿瘤药物控制肿瘤进展,注射胸腺肽提高机体免疫力,辅助服用槐耳颗粒等。可以有效预防肝癌复发。
特别提醒的是,肝炎病毒定量(HBV-DNA)的检测非常重要,如发现超过正常值,要及时咨询医生是否抗病毒治疗和调整药物种类。
以上就是关于治疗和防止肝癌复发的介绍了,如果有什么疑问一定要在文末留言告诉小编哦!也欢迎觅友们分享更多关于肝癌复发和治疗的介绍了!责任编辑:觅健科普君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
推荐阅读:
肝癌患者需要补钙吗?一文Get补钙的“正确姿势”!谁说肝癌患者不用忌口?肝癌五大禁忌,请务必了解!“救命仙丹”or“过度包装”?销售破10亿“神仙药”或许你也用过!点击“阅读原文”,与更多肝癌患者一起交流
我就知道你“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