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诊断早期肝癌查血做B超
2017-4-1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肝癌是我国的第三大肿瘤,肝癌死亡率高,严重威胁着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由于肝癌早期没有明显症状,大部分患者在发现时已经处于中晚期,增加了治疗的困难。医学专家表示,肝癌的早期发现并不难,无论是高危人群还是非高危人群,只要做个B超、查个血(血清甲胎蛋白AFP)就能让隐藏在体内的肝癌“显出原形”。此外,正常人群还需每年查乙肝抗体,常规接种乙肝疫苗后仍无抗体的人群应补种高剂量疫苗。
高危人群每3-6个月要查AFP
“85%的肝癌患者都是由慢性肝炎、肝硬化转变来的。”专家强调,“我国是肝病大国,平均每10个人中就有1人是乙肝携带者。而广东流动人口多,肝炎病人也多,故肝癌的发病率也高。”肝癌的发展一般经过肝炎-肝硬化-肝癌这“三部曲”。研究数据表明,15%-20%的肝炎患者会发展至肝硬化,肝硬化患者的肝癌年发病率约为3%~6%。而发展到肝癌之后,患者往往还伴有肝炎、肝硬化等基础性肝病,这大大增加了治疗难度。
疾病的早期诊断对肝癌患者来说至关重要。肝癌家族史的人群、5年以上肝炎病史或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5-8年以上酗酒史,以及确诊肝硬化患者,最好每3-6个月验血查一次甲胎蛋白(AFP),每半年做一个超声检查,有怀疑时还要加做CT或磁共振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肝癌。“否则,等出现腹痛、消瘦、黄疸、腹水等症状再来看时,已经是中晚期了”。随着医学影像学的发展,可被发现的肝癌病灶越来越小,最新型的肝细胞特异性造影剂可检测出1厘米以下的微小病灶。
高危人群每3个月查一次AFP对于早期发现肝癌真的很有必要。专家举例,有个肝癌病人,之前坚持每半年都验血查AFP,检了十年都没事,于是就没再坚持检查了,结果,一年后出现腹痛、消瘦等症状,去医院检查时被确诊为肝癌晚期。
非高危人群每年体检都要查AFP定量
“如果不是高危人群,也建议每年体检查AFP和B超。”,“AFP检测肝癌要查定量的,查定性有时错过了早期诊断的时机。当AFP明显升高往往提示肝脏恶性肿瘤,有较高的特异性。”据了解,上世纪90年代后,医院出生的婴儿,国家都会强制性注射乙肝疫苗。但90年代前出生的人群,由于没有接受强制性疫苗注射,部分人从没打过乙肝疫苗,现在这类人群正处于肝癌高发年龄。所以,更要养成体检的习惯。
专家称,除了乙肝导致肝硬化而引起肝癌外,还有15%左右的肝癌患者不是肝炎引起,而由其他原因导致的,如酒精、丙型肝炎病毒、寄生虫、黄曲霉菌、饮水污染、某些微量元素缺乏、遗传因素、含苯的有毒化学物、某些药物等。尤其是在变质的大米、黄豆、花生米、瓜子等食物中含有大量的黄曲霉菌,它是诱发癌症的主要因素。另外,在减肥、利尿的药物里,如果里面含有麻黄等成分,长期服用对肝脏也有很大的损害。
怎么样治好白癜风北京到哪里治疗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