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间肝癌多次复发,七旬大爷在家门口的医
2020-10-1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辽宁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cjzz/160622/4877565.html
“十年里一直反反复复往北京跑,其实挺折腾的,医院一医院,不仅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还解了我的心病!”看见术后造影显示肿瘤染色消失,还在手术病床上的范大爷(化名)就激动地竖起了大拇指,医院多学科团队的力量。
久病成医,他知道,自己这次的肝癌介入治疗(TACE)很成功。
今年76岁的范大爷在10年前的一次体检时发现肝癌,医院进行了外科手术切除。
十年间,范大爷的肝癌多次复发,经历了二次手术、射频治疗、介入治疗等多种肝癌治疗手段,每次治疗,老人都在家人的陪同下前往北京,虽然来回交通、住宿都挺麻烦,花费的费用也较高,但好在肿瘤控制情况一直还算稳定。
▲AFP超出正常值
去年12月底,范大爷因肝癌再次复发前往北京治疗,术后返义。
今年2月,复查发现肿瘤指标再次出现升高,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范大爷未能前往北京;6月,复查发现甲胎蛋白(AFP)为16.8ng/ml(正常值≤7),较2月份复查数据呈缓慢升高,但磁共振增强检查却未见明确肿瘤复发征像,这让无法前往北京进一步诊断和治疗的一家人慌了神。
▲图片来源:摄图网
面对不知所措的一家人,医院感染科主任楼莲青立即联系了放射科主任(浙大一院派驻)梁文杰、放射科副主任吴国森阅片,迅速组织了包含肝胆胰外科、放射科、感染科在内的多学科综合会诊,并邀请了浙大一院放射科彭志毅教授参与会诊。
经多学科讨论,结合病人长期以来定期复查肿瘤指标、肝脏影像学的资料,考虑范大爷肝癌复发可能性大,虽然磁共振检查没有显示明确的复发,但可以通过介入治疗来明确肝脏内病灶情况。
“十年里其实一直在医院定期复查,医院的老朋友了,但病情一有变化,医院做手术、做治疗,大家心医院好一些。”范大爷坦言,看到那么多医生关心自己的病情,强大的专家阵容让他决定就在医院接受治疗。
介入治疗
▲在机器DSA的引导帮助下,医生可以把特制的导管送到给肝脏供应营养的血管里。
包括经动脉化疗栓塞术(简称TACE)和经动脉灌注术(简称TAI),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则是TACE,即用特殊的物质阻塞癌症组织周围的血管,促使癌组织缺血坏死进而被分解,以达到缩小或者治愈癌症的目的,被公认为目前肝癌非手术治疗的“一把手”。
▲通过小导管就可以往肝癌里直接注射药物
▲通过介入治疗(TACE)后,有部分肿瘤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肿瘤坏死后维持非常稳定的状态,甚至有一部分肿瘤可以逐渐变小
由于早期肝癌几乎不易察觉,往往出现明显症状时多为中晚期肝癌,这就导致很多患者失去了手术切除的机会,介入治疗因其适应分期广、疗效确切、微创手术恢复快、安全可靠、并发症少、费用低等综合优势,为无法进行手术切除的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介入手术进行中
得到了病人及其家属的信任,MDT团队立即与彭志毅主任医师团队进行了远程会诊,为范大爷量身定制了手术方案。
手术由彭志毅教授与医院放射科王谦祥医师共同完成,有了浙大一院权威专家的加盟,一家人对手术充满了信心。
▲复发的肿瘤
“术中可见右肝Ⅷ段近隔顶可见结节状肿瘤染色,这证实了我们术前的猜想,病人的肿瘤确实复发了。”王谦祥表示,经过一个半小时的手术,术后造影显示肿瘤染色完全消失,这就说明肿瘤供血动脉已经被完全堵塞,肿瘤生长所需要营养通道被切断。
▲术后造影显示肿瘤染色完全消失
强大的团队、有效的治疗、贴心的服务,一家人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医院的技术就这么强,对我们来说,真是大大的福音!老人年纪大了,每次去北京来回奔波确实很是折腾,以后可以不再来回折腾了,医院的医生、技术,我们都很信赖!”
作为常态化开展的介入手术,肝癌介入手术已为无数肝癌患者带去了新的生机和希望,浙大一院托管以来,放射科更是积极通过“引进来,走出去”,不断将浙大一院规范化的治疗和最先进的技术,最好水平的医疗、人才、服务回馈给义乌百姓,积累了丰富的介入治疗经验。
为更好护航义乌及其周边县市百姓健康,依托浙大一院托管优势,即日起,浙大一院彭志毅教授将定期来我院开展肿瘤介入治疗、神经血管介入治疗及出血性疾病等介入手术,让更多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更高水准的专业诊疗。
部分图片来源于
?脚底扎伤未重视,小伤口险截肢!医院手足外科男团提醒您:千万别忽视!
?聚焦“最多跑一次”改革让优质服务贯穿就医诊疗全流程——义乌市卫健系统第五期院长论坛在我院召开
?40天加长版「三伏天」来了!这套“伏天养生法则”请收好!
?顶尖设备、全新技术、超强团队、温馨VIP诊室,医院妇产超声中心迈入四维彩超新时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