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嘉院士工作站启动国际先进的肝癌诊疗技

2020-8-22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昨日,我国著名肝肿瘤专家

樊嘉院士和周俭教授

在我院为70多名肝病患者看诊

并为4名肝癌患者成功切除肿瘤

他们用医者独有的方式

医院建院一周年

也为厦门及周边百姓开展了一台台高难度

甚至是“塔尖”式的手术

▼医院建院一周年新闻报道▼

70多个号源被秒抢

厦门及周边患者慕名而来

▲樊嘉院士看诊

上周,“肝肿瘤名医樊嘉院士、周俭教授来厦开设门诊”的消息刚一传出,70多个号源被秒抢一空。昨日(8月21日),我院高级专家门诊处人来人往,樊嘉院士和周俭教授一刻不停,分别为近30多位患者看诊。

▲周俭教授看诊

就诊患者

在上海都很难约到这些专家号,现在上海专家在厦门看诊,对我们来说方便很多!

就诊患者

我们之前特意跑到上海找专家,这次我们从一些网络渠道知道这个消息,马上通过网络自助挂号约好,不用跑上海,在家门口就能看诊,真的很好~

精准切除紧贴血管的肿瘤

肝癌患者在厦可享“复旦中山”优质服务

门诊后,樊嘉院士和周俭教授又马不停蹄做了四台手术。本次手术的4位患者均患有肝肿瘤。一位厦门本地患者,今年48岁,平素身体健康,1周前体检发现肝脏长了瘤子,后在我院被诊断为肝左叶原发性肝癌。

肿瘤紧贴血管

术中稍有不慎

将造成大出血甚至休克

因此该手术对操作者的经验

及技术有很高要求

▲樊嘉院士(前排中间)实施手术

▲周俭教授(右1)实施手术

人的肝脏有个重要结构叫“肝门”,里面有血管、神经等通过。樊嘉院士手术时,为了减少术中出血等损伤,先阻断第一肝门,精细分离相关的动脉和静脉,在肝门被阻断的有限时间内,快速而精准地切除了肝肿瘤。患者1天后即可下床活动。

樊嘉院士介绍:

手术是治疗肝癌最主要的方法,其他治疗方法包括介入治疗、靶向药物治疗、中医中药治疗等。这几年肝癌手术进步很快,以前手术出血很多,现在90%以上的肝癌手术不需要输血,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也明显下降。

你知道吗?医院

肝肿瘤外科是全国肿瘤学重点学科

国家卫生计生委临床重点学科

我国两个最主要的肝癌研究基地之一

已累计完成2万多例肝癌手术

在肝肿瘤治疗包括手术治疗方面

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甚至领先水平

樊嘉院士

总部这些先进的技术、方法、理念会同质化“平移”到医院,目前医院已开设了肝肿瘤外科、肝肿瘤内科、肿瘤内科,接下来会开设放疗科。以前很多闽南的肝癌患者千里迢迢跑到上海求医,如今在厦门就能享受“复旦中山”水平的医疗服务。

就诊患者中晚期偏多

应加强肿瘤防治教育,高危人群定期体检

▲樊嘉院士看诊

原发性肝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每年新诊断肝癌的数量约占全世界半数,肝癌死亡率在所有恶性肿瘤中位列第二。昨天,樊嘉院士和周俭教授分别接诊30多位肝病患者,以中晚期偏多,有的已经很晚期。

这说明,应该加强肿瘤防治教育,帮老百姓树立早诊早治的理念。

周俭教授表示,尤其是肝癌高危人群,如乙肝和丙肝病毒携带者、慢性肝炎患者、肝硬化患者、有肝癌家族史的人群,每半年体检一次,而且要长期坚持。体检项目主要包括肝脏彩超、抽血查甲胎蛋白等指标。高危人群要特别重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喝酒,少熬夜,不吃霉变食物如霉变的花生、玉米等,尽量清淡饮食。得了肝炎等肝病要及时治疗,有利于阻断肝炎变成肝硬化进而发展成肝癌。

院士不定期到厦助阵

推动学科建设

医院的大力支持下,医院樊嘉院士工作站和葛均波院士工作站已启动。除了多位上海专家将连续数年常驻厦门、高年资主治医生驻厦半年、总部各学科主任每月来厦、6个名医工作室团队每周来厦,医院的“上海军团”又迎来院士团队这支劲旅。

樊嘉院士表示,院士工作站启动后,自己及团队成员将不定期到我院开展工作,把复旦中山上海总部的肝肿医院同步推行,同时培养专科人才。

肝肿瘤外科专家介绍

樊嘉

中国科学院院士、医院院长、医院院长、上海市肝病研究所所长、复旦大学肝癌研究所常务副所长。任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分会肝脏外科医师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曾任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主任委员等。

曾创造多项世界纪录:首创肝癌门静脉癌栓多模式综合治疗技术,中国首例经典劈裂式肝移植术,世界首例“废弃肝脏”成人—儿童部分肝移植,亚洲首例成人肝心联合移植,上海首例成人—成人右半肝活体肝移植,亚洲首例机器人辅助活体供肝移植手术,首次提出适应我国国情的肝癌肝移植适应症标准“上海复旦标准”,率先在国际上揭示肝癌肝移植术后复发转移的关键机制。

今年1月,樊嘉院士及其带领的团队在肝癌诊治领域实现了两项重大研发成果,研发和研制了“7种微小核糖核酸肝癌检测试剂盒”、“全自动循环肿瘤细胞分选检测系统”,实现了肝癌早诊早治、预测复发转移重大技术突破,有望开创肝癌诊治新篇章,有效提升我国肝癌5年总体生存率。

周俭

医院副院长、肝外科主任,复旦大学肝癌研究所副所长。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医学会肿瘤专科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国免疫协会移植分会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肝脏外科医师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上海市免疫协会移植免疫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医院-美国匹兹堡大学ThomasE.Starzl移植研究所合作中心秘书长。

每年肝外科手术例数在国内外同行中名列前茅,成功主刀亚洲首例报道的联合肝脏分隔和门静脉结扎的二步肝切除术(ALPPS)治疗传统手术不能切除的巨大肝癌,并医院推广应用。与樊嘉院士共同负责并成功开展多项高难度新技术,与心外科合作施行亚洲首例临床肝心联合脏器移植手术,为我国开展联合脏器移植手术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史颖弘

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医院肝外科副主任、复旦大学肝癌研究所办公室主任;上海抗癌协会青年理事会副理事长;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早治学组副组长;海峡两岸医药交流协会肿瘤防治专家委员会委员、青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专业委员会移植免疫专委会委员等。

长期从事肝肿瘤外科、肝移植及基础研究,擅长肝门区肝癌、肝癌伴门静脉癌栓等的外科综合治疗及肝癌肝移植等,近年来以第一或通讯发表SCI论文30余篇。

王晓颖

主任医师,医院肝脏外科微创亚专科主任,外科学博士。ClinicalRoboticSurgeryAssociation执行委员,InternationalLaparoscopicLiverSociety创始委员,IASGO委员,国际肝胆胰协会中国分会委员,国际肝胆胰协会亚太腹腔镜肝切除推广与发展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国腹腔镜肝切除推广与发展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医学机器人医师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机器人外科学组委员,上海市医学会肝脏外科学组委员,《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编委。

擅长腹腔镜及机器人肝切除、腹腔镜下肝肿瘤消融、开腹复杂肝胆外科手术、活体肝移植等。以第一及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5篇。

陈培

肝肿瘤外科副主任医师,肝脏肿瘤的诊断和综合治疗,参加肝移植工作。发表医学论文10余篇,SCI论文5篇,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获教育部博士点新教师点课题1项,获“上海援疆指挥部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朱剑华-董宝机医学人才培养基金”。常驻医院开展肝肿瘤外科诊疗工作,进行手术治疗,手把手带教帮扶学科人员,提升肝肿瘤外科诊疗技术,开展学习班,参与科研项目,指导学科建设。

专家门诊:周二、周三上午

杨欣荣

复旦大学肝癌研究所、医院肝外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博士,硕导。国际肝癌协会(ILCA)会员,美国临床肿瘤协会(ASCO)会员。年毕业于南通医学院获学士学位,年毕业于南通大学医学院普外科肝胆外科专业获硕士学位,同年考入复旦大学肝癌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师从著名肝外科专家樊嘉教授,年获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外科学博士学位,曾于年6月至美国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短期学习。

具有多年普外科和肝外科的临床经历,独立完成各类高难度肝外科手术如:难切性肝肿瘤切除、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肝移植术,能独立开展各类腹腔镜肝肿瘤切除术。近五年来专注于肝癌转移和复发的研究,特别是在肝癌干细胞及循环肿瘤细胞的研究领域。作为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已发表20余篇SCI论文。

医院就诊预约指南

1、“美丽厦门智慧健康”

转载请注明:
http://www.fweay.com/gabx/1054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