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小针rdquo解决l
2021-3-27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小针”解决“大病”!
某男,47岁,以双下肢浮肿来到我院内九科就诊,经核磁、超声、肝活检等检查确诊为原发性肝细胞肝癌。
病人家属了解到我院有肿瘤微创技术后,果断选择了射频消融,5月4日上午,在我院肿瘤微创治疗协作组(超声科主任王刚,内科主治医师李欢,厉玲玲)及手术室(陈美云主任)密切配合下,内九科主任孔德顺全程参与,短短12分钟即结术手术,病人皮肤表面仅留下两个小小的针眼。病人家属高兴的说:多亏了这种微创技术,使俺少受了罪啊。
核磁图像(病灶位置如黄色小箭头所示)
治疗前,超声二维图像(病灶位置如黄色小箭头所示)
彩超示:病灶处可见动脉血流信号
超声造影(特点:快进快退)
超声引导下肝脏组织活检(箭头所示为活检针)
病理诊断:肝细胞肝癌
手术中,彩超监视下,射频消融针精准刺入病灶。
肿瘤射频消融治疗后,彩超图像特点:病灶处未见血流信号
超声造影:病灶处呈无增强
目前病人状况良好,已经康复出院。
什么是射频消融
超声引导下的肝肿物射频消融术,该技术借助超声影像对肿瘤定位和引导,避开重要器官、血管和组织,用一根细细的电极针直接插入肿瘤内,选取几个点,通过射频能量使肿瘤局部组织产生高温,最终将肿瘤凝固和灭活。这种治疗的技术叫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是超声介入技术的一种。该方法创伤小,体表仅有一个针眼(特别是甲状腺结节射频消融,颈部不留瘢痕),无辐射,恢复快,当天即可下床活动。
我国为肝癌高发区,外科手术目前仍被认为是可能治愈原发性或继发性肝癌的唯一方法,由于很多因素的制约,只有25%左右的患者存在外科根治性切除的机会。外科手术的局限性导致了多种替代性治疗方法的出现,近年以射频消融(RFA)为代表的局部治疗发展迅猛,治疗小肝癌疗效不断提高,已接近手术切除。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已经成为继手术切除和肝移植之后小肝癌的第三种根治性治疗手段。
超声引导下肝脏肿瘤射频消融治疗可作为不能手术切除肝癌的替代或补充疗法;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降低病死率,由于微创、基本不损伤肝脏储备功能,不仅使众多患者延长生存时间,并获良好的生命体征及生活质量,可行反复多次治疗,增强了患者康复的信心。临床研究证实,射频消融术在肝脏肿瘤综合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为建立符合国情的肝脏肿瘤治疗模式提供有效的微创治疗手段。
肝癌射频消融适应症
(1)对直径≤5cm的单发肿瘤或最大直径≤3cm的3个以内多发结节,无血管、胆管侵犯或远处转移,肝功能Child分级A或B级的早期肝癌治疗患者,微波消融(或射频)是外科手术以外的最好选择。对单发肿瘤直径≤3cm的小肝癌多可获得根治性消融的目的。
(2)无严重肝肾心脑等器官功能障碍、凝血功能正常或接近正常的肝癌,不愿意接受手术治疗的小肝癌以及深部或中心型小肝癌。
(3)手术切除后复发、中晚期癌等各种原因而不能手术切除的肝癌。
(4)肝脏转移性肿瘤化疗后、患者等待肝移植前控制肿瘤生长以及移植后复发转移等均可采取消融治疗。
(5)肿瘤距肝门部总肝管、左右肝管的距离至少5mm。
(6)对邻近心、膈、胃肠管区域的肿瘤,可微波消融结合无水酒精注射。
(7)对于多个病灶或>5cm的肿瘤,根据患者肝功能状况,可采取先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或TAE)后微波消融的方法。
(8)肝转移癌无论单发或多发肿瘤,需与全身化疗或内分泌治疗(对前列腺癌或乳腺癌等内分泌依赖性肿瘤)等联合应用,并应始终注意原发灶的情况。
(9)对那些肿瘤较大较多,既无法手术治疗,而且采用其它方法如肝动脉化疗栓塞又无明显效果的病人。治疗的目的主要是降低肿瘤负荷,以减缓病情,减少痛苦并延长生命。
医院超声科开展以下超声介入项目
◇超声导向穿刺诊断:
1、穿刺活检(肝、肾、乳腺、甲状腺、淋巴结、胸、肺、盆腔肿物等);
2、心包、胸腔、腹腔、盆腔等抽液检查;
3、囊肿和脓肿穿刺抽液检查。
◇超声导向穿刺治疗:
1、置管引流(心包、胸腔及腹腔积液;下腹部脓肿、经皮经肝胆管置管引流、胆囊造瘘术、肾造瘘术);
2、肝、肾、部分卵巢囊肿硬化治疗;
3、肝脏肿瘤、甲状腺结节等疾病射频消融治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