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晚期肝癌为何首选介入微创治疗
2020-10-24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是全球第6大恶性肿瘤和第2大癌性死亡病因。由于肝癌具有肿瘤恶性程度高、起病隐匿、多伴发肝病基础等特点,多数患者在诊断明确时已处于中晚期,失去了手术治疗机会,能够外科手术切除的患者不足20%。那么,失去或者不适合外科手术切除的肝癌患者,能否有其它有效的治疗手段控制呢?
随着近年介入放射学的迅猛发展,以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为首,联合多种局部治疗手段(射频/微波消融、放射性粒子植入等)的综合介入治疗,已成为不可切除肝癌患者的首选治疗手段。从肝癌病灶治疗到门静脉、下腔静脉及胆道肿瘤性病变治疗,从病灶局部治疗到伴发症状、并发症的全身治疗,已形成较完整综合介入治疗体系。介入治疗不仅改善了许多中晚期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TACE贯穿于肝癌各分期治疗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arterialchemoembolization,TACE)是经动脉插管,将导管选择性插入到肿瘤供血靶动脉后,以适当的速度注入适量的化疗药物和栓塞剂,栓塞肿瘤的供血动脉达到使肿瘤缺血缺氧坏死的目的,同时将化疗药带到肿瘤局部而起到缓慢释放、长期杀伤瘤细胞的作用。通俗地讲即通过栓塞阻断肿瘤营养血管,并联合化疗药物“饿死、毒死”肿瘤细胞。近年新兴的载药微球(drug-elutingbeads,DEB)是一种能够吸附、携带化疗药物的栓塞材料,“载药微球”进入肿瘤血管后一方面可以栓塞肿瘤血管,另一方面可以较长时间内缓慢释放化疗药物,持续作用于肿瘤内部,两种治疗作用叠加,可达到“1+1>2”的满意疗效。文献数据显示载药微球栓塞(DEB-TACE)较传统TACE毒副作用小,耐受性好,在原发性肝癌治疗中已经取得良好临床疗效。
不同栓塞剂治疗肝癌晚期肝癌常合并门静脉癌栓、肺转移、骨转移等多种情况,在有效控制局部肝脏肿瘤基础上,可联合全身系统治疗手段以提高整体疗效,如联合仑伐替尼、索拉非尼、瑞戈非尼等靶向治疗,以及近年火爆的PD-1/PD-L1免疫治疗来有效控制局部及远处转移灶,提高生存率。
更多精彩康复案例:
脑部肿瘤明明已经手术切除了,为什么还会复发?
动脉微创介入+腹腔灌注治疗肿瘤得民心,患者感恩送锦旗......
肿瘤复发后,他是如何创造又一个奇迹?
咨询专家传递爱心,让更多肿瘤患者受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