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香港明星因肝癌去世肝癌有5个预警信

2021-3-9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小时候经常看港片的人,对这张脸肯定不陌生▽

图源:网络

李兆基,香港影视剧里的黄金配角,以出演的一系列草根角色为人熟知。

包括《古惑仔》中的“吹水基”▽

图源:网络

《食神》里的“鹅头”▽

图源:网络

他为人低调,近年来因为两次中风,也已淡出荧幕许久。

但就在最近港媒传出噩耗:李兆基由于肝癌扩散到肺部,在6月2日夜里与世长辞,终年69岁。

《食神》、《喜剧之王》等电影的导演李力持发文哀悼▽

图源:微博

李力持导演

原来,他在去年11月被查出肝癌。据说一度想放弃治疗,后来在亲友劝说下,改变主意接受了肿瘤切除手术,手术很成功。

却没想到,抗癌成功不到半年的时间里癌细胞再度扩散,实在令人唏嘘。

肝癌在中国的发病率、死亡率高,不是什么新闻了。歌手臧天朔、演员沈殿霞、诗人汪国真等,都因肝癌离世。

在我国,每年约有46万人确诊肝癌,38万人死于肝癌,都占到全球的一半以上。而且,只有10%的人能在确诊后活过5年。

我们在为逝者扼腕之余,也不得不开始思考:

为何肝癌偏爱中国人?肝癌为什么这么可怕?来临前,真的没有半点“蛛丝马迹”吗?

为什么肝癌偏爱中国人?

有人会说,中国有世界一半的肝癌病人,只是因为我们人口基数大吧?

当然不是!

事实上,医院全军肿瘤中心主任秦叔逵教授指出,中国的肝癌发病率超过0.02%,而欧美大多数地区只有约0.%。

相差这么大,不得不说跟中国自身的鲜明特点有很大关系:

1.庞大的乙肝病毒携带人群

众所周知,肝癌有三部曲:肝炎——肝硬化——肝癌。

在我国,肝癌的发生最主要和乙肝病毒感染有关。来看两个触目惊心的数据:

①中国是实实在在的乙肝大国,约有1亿多人携带有乙肝病毒。而在欧洲,乙肝很少,导致他们罹患肝癌的,主要是丙肝。

②在因肝癌而离世的人中,80%都有乙肝基础。

而不少人却忽视了这个危险因素,就算得了乙肝,酒照喝,夜照熬,一天三顿小烧烤……等到真正被肝癌“盯”上,才悔不当初。

2.酒桌文化盛行

对国人来说,无酒不成宴,无酒不成席。有些人更是把酒当饮料,餐餐喝,天天喝。

然而,酒精进入人体后,会代谢出乙醛,它就像家装污染中的甲醛一样,在人体大量囤积,毒害各个器官,其中“解毒”器官——肝脏被荼毒最深。

有人可能会问:那很多西方人不也酗酒吗?

确实,他们爱喝威士忌,但在喝时却喜欢加冰,这相当于将烈性酒淡化了。而我国的烈性酒与之相比可要厉害得多,七八十度的并不少见。

特别是那些肝炎病毒携带者或肝功能受损的人,一杯烈酒下肚,堪比喝下砒霜,哪能不危险!

3.过度“勤俭节约”

勤俭节约是好事,也是值得提倡的。只是,有些人未免“节俭”过度了:看到食物比如大米、玉米、花生长霉了都不舍得扔,去掉霉变的部分继续吃。有些地方甚至还有吃霉变食物的风俗。

但是,发霉食物中含有国际上公认的1级致癌物——黄曲霉毒素,长期如此,毒素在体内日积月累,可诱发肝癌。

我们需要节俭,但不需要这样的过度“节俭”。

4.暗藏肝癌风险的中草药

很多人认为“中药温和,毒副作用小”,这种想法不对。因为,绝大多数药物都是要经肝脏代谢的,中草药也不例外,同样会增加肝脏负担。

目前,已经发现至少有60种中草药及其制剂会导致肝损害,而有些中药如苦杏仁、毛豆根、马兜铃等,甚至可直接造成肝脏损害。

比如马兜铃酸,此前被美国《科学转化医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点名——研究人员认为它与肝癌之间存在着“决定性关联”,引起了轩然大波。

国家食药监总局也提醒,药品一定要严格按照医生处方和医嘱使用,注意含马兜铃属药品的肾毒性和致癌性风险。

左右滑动

转载请注明:
http://www.fweay.com/gazl/1187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