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肿瘤专家过度治疗害处多让癌症患者

2025/2/1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著名肿瘤中医专家:上海中医药大学何裕民教授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认为得了癌症,只有做手术切除肿瘤,或用放疗、化疗等方法,将癌细胞彻底杀死,才能尽快康复。其实,对待癌症的治疗应有正确的理解,该用哪种治疗办法,需根据病情来定,并非像有的人想象的那么简单。如是早期,可做手术、放疗或化疗等。若是晚期又发生癌转移的患者,在治疗上已不适宜于手术,若是非要做手术,不仅达不到治疗效果,反而会增加病人痛苦,降低生存质量。尤其对老年癌症患者应针对病情,采用不同的对症治疗方法,以改善症状,减轻痛苦,让老年患者与癌“和平共处”,从而提高他们的生存质量。让老年患者与癌“和平共处”,是现代医学治癌观念的一种根本转变,是以提高临床获益率为根本目的。通俗地讲,就是当癌症处于稳定期,即人体内的肿瘤停止生长或生长非常缓慢时,癌症患者和肿瘤就可以“和平共处”,放弃原本“歼灭战”的战术,和癌症打一场以提高自身免疫力为主的“拉锯”战。一位护士患了结肠癌,已经多部位转移,不再是手术的适应症了,但仍被进行了结肠切除。术后不久癌细胞转移到小肠,又切小肠,不久又转移到胃部,再行胃切除。后来,这名老年妇人已瘦得皮包骨头,每天只能靠静脉输入全营养液维持,最后一次手术后,她仅活了3个月。癌症患者的“过度治疗”问题日益引起医学界和社会各界的重视。所谓“过度治疗”就是指医生给予患者的治疗强度超过患者的治疗需要,其结果是不但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和身体伤害,更浪费了医疗费用。有人认为,对晚期癌症患者实行姑息治疗,似乎不太人道。殊不知,这时候的防守就是最积极的进攻。如果对病人“过度治疗”,对任何晚期癌症患者来说,都无疑是雪上加霜。目前治疗癌症的常用方法,无非是外科手术、放疗和化疗。其虽被称为治疗癌症的“三板斧”,但却不一定都适合晚期癌症患者。例如对高龄癌症患者,治疗就需特别谨慎。因为有很大一部分高龄患者通常可“带癌生存”,此时,强求手术及放化疗反而会促使病情恶化。临床常常可以见到,老年癌症病人的死亡不是因为癌症本身造成,而是由于过度积极的杀伤性治疗所致。如肝癌合并肝硬化腹水、黄疸,仍然手术和化疗药物介入,结果导致病人肝功能衰竭而死;肺癌肺气肿淋巴转移,肺叶切除后再化疗,结果病人呼吸衰竭更加严重;白细胞过低仍然坚持高强度化疗,结果患者骨髓衰竭合并感染高热而死亡,等等。这样的治疗,简直就是花钱买罪受。出现“过度治疗”的另一个原因是错误观念误导,是“以病为本”,而不是“以人为本”,过于强调肿块的消除和癌细胞的杀灭。盲目地认为肿块没有了,病就好了,而结果往往是“瘤尚存,钱没有了,人也没了”。我们采取中医药零毒化疗在这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至少有近四成的老年肿瘤患者在我们诊治下活得很好。所以,我们认为:治疗只是手段,救人才是目的。癌症的治疗,一定要从病因病机入手,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治疗上要以最大限度延长患者的生命,提高生存质量为最终目的。癌症患者与癌“和平共处”十要诀信心第一癌症不是不治之症,治疗前后都不要悲观失望,应放松情绪,自我安慰,积极配合医生进行各种检查和治疗。坚强的求生意志是战胜癌症的根本,要避免和减少参加各种可能对情绪造成不良影响的活动,工作不要太紧张。生活规律癌症患者除应定时接受治疗外,还要充分合理地安排规律化的起居、饮食、体能锻炼、娱乐活动、社交等。宽松而充满乐趣的生活,可增强身体对癌症的抵抗力。科学饮食癌症患者通过良好的营养维持,能够提高和巩固疗效。可根据不同的病情、年龄、体质、嗜好等综合调配,忌口不宜过多。应掌握新鲜、营养、清淡、对味、少食、多餐的原则。合理锻炼癌症仅靠药物治疗不可能彻底解决问题,合理锻炼不仅可恢复体力,改善病况,更重要的是使精神上有所寄托,消除悲观情绪。自我锻炼的方法很多,可根据自己的爱好、体质、环境,选择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等。房事有度癌症患者只要不影响健康,有一定节律的性生活是允许和提倡的,但应有度。一般视年龄、体质、习惯而异,以每1~2个月一次为宜。女性患者最好不要生育哺乳。调节免疫癌症的形成是人体免疫功能紊乱所致。癌症患者应长期在医生指导下应用免疫调节药物进行调理。定期复查经过首次综合治疗后,大部分癌症患者可获得完全或部分缓解,但并不等于体内的癌细胞已全部杀死或清除,有相当一部分患者会出现局部复发或转移。为早期发现这种情况,患者在治疗后应按医嘱定期复查。辅助治疗癌症患者经各种治疗后可能产生一些并发症或后遗症,应在医生指导下有针对性地运用中西医方法综合治疗。特别对营养不良患者,要适当补充各种维生素、白蛋白、脂肪乳制剂。消除疼痛应以综合方法为主,辅以药物镇痛。社会关心医护人员、家庭、单位、社会,都应该在精神、生活、工作、经济、医疗上给予癌症患者以热心关怀,创造温馨、美好的环境,保证患者无所顾虑地同癌症作斗争

转载请注明:
http://www.fweay.com/gayy/1574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