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年上半学年助学及慰问活
2018-12-29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在经济繁荣发展的今天,虽然我们大多数人都过着幸福温暖的生活,可在我们身边依然有很多贫困的孩子,残酷的生活环境对他们施予重负,但依旧没有磨去他们的尊严和坚强。他们贫困,但精神上不匮乏,他们从小就学会独立、学会隐忍,学会为父母亲排忧解难,也有些因为家庭贫困而险些告别学校,用稚嫩的肩膀去承担起家庭的重担。
我们共同行动起来,在这秋收的美丽季节,不让孩子等待太久,携手一起出发。虽然我们的力量有限,哪怕不足以改变孩子们一生的命运,我们依然去努力,在他们成长的路上成为他们的翅膀,带给他们温馨,快乐和力量,助力他们飞翔的方向。
以下是第三期(-学年上学期)莆田地区助学活动的总结汇报,本次共资助了26户家庭(40名贫困学生),截止至年10月31日,共支出捐赠爱心助学款元(其中元为捐赠人意向捐款,另元为协会助学基金统筹)。
在此次支出的莆田地区助学款中,有元于年10月14日,由志愿者陈候带队现场助学慰问时上门交付(详见附件签收单);有元(包含由协会支出的助学基金统筹)通过银行汇款一次性支付(详见附件银行单据);其余元为按月支付的9、10两月助学款(按资助人意愿,共计10户家庭,11位学生为按月支付(详见附2助学名单、捐款清单))。
备注:
1、此次金额为-学年上学期助学数据,不包含年9月前的数据,谢谢。
2、按月支付的受助学生,协会将在每月收到捐款后,陆续支付。
3、感恩志愿者及捐赠爱心人士,详情如下:
感恩莆田一中新潮、刘细平、李鹏等诸位老师帮忙收集困难学生的资料,感恩林一鸣先生、陈赛楠女士、张瑶女士等人协助沟通。
感恩CDR、甘泽年、牛云、刘正、陈候、黄国通、刘梅芳、许星瑶、赵永艳、郑小静、吴丽婷、杨妤林、程沧海、苏伟、吴永发、陈海滨、潘福来、陈赛楠、吴一菡等人到每位学生家中细心考察、讨论助学名单、发动募捐、整理登记捐款清单等大量不为人知的幕后工作!
感恩黄培荣、吕女士、徐剑平、林雨滨、周永新、Lily、姚仲琦、吴李臻、李若琳、萧然、小柯、大雪、兴化府城隍庙等爱心人士、爱心单位的捐款,为孩子们助学!
感恩许丽卿为2户困难家庭捐赠了米粉;
感恩吴璋妹、陈希临、陈振杰、陈候、林晨韩、林世花等爱心人士到2户困难孩子们家中亲手送上助学金和慰问品。感恩陈海滨为24户助学家庭汇款,并整理财务资料。
感恩陈希临同学撰写了感人的慰问总结。
更让我们感动的是,在助学过程中,有2户家庭主动提出希望把助学金留给更困难的学生。
刘同学:“目前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大一在读,不再需要助学了,往后会加倍努力去养活自己,锻炼自己。”
林同学家长:“情况已有改善,把助学金给其他更需要的人。”
----------------------------------------------------------
年10月14号,莆田市飞得更高爱心协会到部分学生家里开展-下学年助学慰问活动,下面我们一起来分享陈希临志愿者的心得体会:
(作者:陈希临)
离探访已经过去一周了,几经提笔几经辍笔,看着眼前被揉成一团团的信纸,无法理顺的心情好沉好沉……
10.14那天走访的一切还历历在目。因为妈妈提前给我看了要走访的资料,我们先去了北高小叶兄弟家。去叶家得走一段土路,万一下雨了还真不好走,我们低着头小心地踩着长着草的田埂,生怕一不小心踩到软泥,与世隔绝的念头闪过,“到了,”我抬头一看,心一紧,一层楼平房,瓦片屋顶,无粉刷,墙体是那种很多人用来抢建占平房以获赔偿的空心砖……“你们吃饭了没有?”叶奶奶笨拙的言语却透露出无限热情,再细看叶奶奶痩小单薄的身子以及令人心酸的笑容,这奶奶心里装了多少不为人知的苦啊!第一眼对上小兄弟俩我感觉一阵疼惜油然而生,明明年纪小小的、明明是天真浪漫的年纪却为什么比同龄人多了份淡定与无助?“别怕,有姐姐在,以后不会有人欺负你们了。”人性本能让我太想去保护他们,可是害羞战胜了想给予关爱的心,我始终没有开口。我后悔内疚,如果可以,等放长假了,我找妈妈商量帮忙把叶弟弟带到莆田玩两天,我要带他们去公园玩,我要带他们吃莆田风味小吃,我要尽我本能给他们买新衣服,还有鞋子(当然妈妈会支持我的)我还要......我要他们与同龄人有着一样的笑容.我要让他们知道,只要努力上进,会有更多的人来爱他们。
紧接着去了第二户——俞家,才刚到门口。一股好重的尿味扑面而来,努力装着不在意,使劲憋着想吐的反应,大家自然地跟着带队的陈叔叔陆续进屋,屋内摆设简单而落后,但井然有序。个子小小的俞奶奶让我好喜欢,尤其是俞奶奶对待生活的态度,不抱怨,不消沉,令我好生赞叹。二老谈起去帮残疾妈妈打零工的小俞弟弟时,满腔欣慰的表情令我眼眶一阵发热,俞弟弟为了多赚那么九元钱而......难道他不喜欢玩吗?不,才9岁的孩子怎么会不喜欢玩?或许他不知道9元钱能买什么,但他知道他这样做妈妈会高兴,耳边传来俞爷爷的声音:“事情已经是这样了,其他没什么,就是如果有书,请多拿些给孩子们看吧。”同样爱看书的我倍感肃然起敬,好遗憾没有见到俞弟弟,如果可以,我想问俞弟弟你喜欢哪种书籍?姐姐给你找。祈愿俞家好人有好报。
到达东海蔡家时差不多17:30分了,路途有点远,而且路况也差,关键是还下着雨,整个情绪低落到无法言说,第一眼见到站在门口的男生善意而纯真的笑容时,我仿佛受到感染般会心地笑了,走进屋内,我被门右边的两排奖状吸引住,是属于同一个人的奖状,聋哑特殊学校,立刻想到那张纯真还带羞涩的笑脸,一问果然是他,瞬间感觉造物弄人,好不公平。妈妈抛弃了他,爸爸又孤身在外求医,弟弟一直寄托在姑姑家,唯一在自己身边的奶奶却瘦小而体弱多病,且被骨质增生的疼痛折磨而行动不方便...定定地望着他有礼貌地看着我妈妈,打着简单而易懂的手势,在我们的鼓励与赞美中露出谦虚的笑容,我坚信:“心善志坚,天必偌我”之说法。我真想倾尽所有来帮助他们。我知道单靠个人力量是有限的,因此要用宣传呼吁来让更多有爱心的人士去关心支持这些零劳力零收入的弱势群体。
夜已深,人未眠,心所思,思未解。内心涌出一句妈妈常唱的歌词:“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间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从我做起,我愿一一实现自己所说的,真切地希望大家携手共献爱心:谢谢您们,愿大家一切安好!
陈希临志愿感言手稿。
-----------------------------------------------------------------
附1:现场签收单、银行汇款单据:
附2:助学名单、捐款清单
孩子个数及17-18上学期助学金
家庭情况介绍
家庭住址
备注
郑同学,女
1
=()×5=元
母亲文化程度低,无法外出打工,只能在家料理家务,父亲身体又不好,打工收入低,家里房子因无法住人,政府美丽乡村统一规划,拆掉重建,欠下几十万元的债务,致使家庭经济非常困难。学生本人是-学年三好学生、-学年优秀青年志愿者。
城厢区
高中
城隍庙捐赠支付元
翁同学,女
3
=(++)×5=元
父母无稳定收入,家庭经济十分拮据,供3个孩子上学,经济非常困难。翁同学家庭非常贫困,一家五口人挤在拥挤破旧光线昏暗稍显脏乱的小平房里生活,家具不全,勉强可用。母亲似乎有些智力方面的问题,身体状况欠佳,没有收入。父亲文化程度也不高,只能平时跑货来补贴家用,收入很不稳定,可惜日前三轮小摩托也坏了,年久失修无法送货,也没有经济能力购买新的小三轮。家庭经济十分拮据。虽然家庭条件不好,但是父母依旧供三个小孩上学,全家的生计蛮成问题的。还有,嗯,感觉因为居住环境简陋,卫生条件有限,弟弟的眼睛有点受细菌感染最近正在治疗。我觉得这次考察感受最深的就是,这三个小孩儿真的都非常懂事,在恶劣的生活环境下,都很有意志力很有志气很拼命读书。目前该家庭主要靠父亲一人收入来维持家里三个孩子读书。
城厢区
高中/小学/幼儿园。
城隍庙捐赠支付元
郑同学,女
1
=()×5=元
父母身体都不好,皆在家务农,年轻时劳累过度,现经常病痛缠身,无法外出打工,造成家庭经济很困难。
有盖新房,但是除了一个卫生间,其他的都没有装修,家庭来源是父母外出开店(小吃店)所得。有一个杂牌的热水器(海棠)、一个基本无法用的冰柜(三鑫)。
仙游县
高中
影子潘朋友吕女士捐赠支付元
郑同学,女
1
=()×5=元
母亲身体欠佳,属于弱劳动力
郑同学家中无老人。父亲五年前因病去世,并在治病期间留下20多万的欠债。母亲身体欠佳,无固定工作且不能长期外出打零工。家中大姐毕业于莆田二中现已经在厦门一家私企工作月收入三千,在厦门维持生活之外寄回家中的钱较少。且家中不符合低保条件。另有一个堂伯是主要联系人,和她家联系较紧密。家中的房子是农村老式房,有四层,(其父在世时盖了两层)一楼主要是客厅和厨房,二楼及三楼有明显新装修痕迹,据介绍是为了大姐介绍对象时不至于家中太破而装修的。主要卧室在二楼有两间,其中一间有电视。家里人文化水平较低。郑同学寄宿在校,文科生,学习在班上排名前十。其母亲希望我们能够支持郑同学的生活费用和学费。
荔城区
高中,
徐剑平捐赠支付元
许同学,女
2
=(+)×5=元
父亲眼部残疾,在家务农,仅靠母亲打零工维持生计,收入微薄,供2个孩子上学,经济很困难。
许同学家庭生活较困难。父亲有轻微残疾,家里陈设挺捡漏的,一家人比较朴实那种吧。父亲眼睛残疾,有癫痛痫,每日服药。以母亲为主要劳动力。
秀屿区
高中/初中
徐剑平捐赠支付元
林同学,女
1
=()×5=元
父母离异,父亲残疾无法工作,奶奶又年老体弱,平时靠叔伯救济,无其它收入来源。
林同学是相对来说最困难的一个孩子,从小跟着奶奶,奶奶又脑溢血痴呆症。就是靠叔叔伯伯。但是看得出叔叔伯伯家也不宽裕。叔叔家楼上修楼用的那种砖,加上叔伯家房子陈设,也看得出伯伯身体不太壮。一家人算是比较团结。
该家庭其表示;家里无收入来源,很是期待社会各界给予关爱。
秀屿区
高中。
家庭特别困难
林雨滨捐赠支付元
蔡同学,女
2
=(+)×5=元
属村里的低保户。父亲在监狱服刑,母亲失踪十几年,靠年迈的奶奶卖点蔬菜维持生计,还要供2个孙子上学,经济特别困难。小的5年级。
两兄妹从小失去了父母,长期跟着70多岁的老奶奶生活,家里非常困难
秀屿区
高中/小学
家庭特别困难
影子潘朋友吕女士捐赠支付,协会支出。
S同学
1
=()×5=元
母亲外出打工,父亲原是货车司机,但是由于一场事故受重伤在家休养,家里还有两位老人。家中主要收入靠母亲打工所得。S同学家中的住房情况属于一般,家中房子属于危房,每逢下雨屋里漏水厉害。
仙游县
高中
周永新捐赠支付每个月给元
蔡同学,女
3
=(++)×5=元
姥姥今年95岁,爷爷和奶奶也70多岁,三位老人身体都不好,父亲又患精神病,仅靠母亲一人打工维持生计,收入微薄,还要供3个孩子上学,经济特别困难。
蔡同学家中有三个老人,分别是:70多岁的爷爷奶奶和九十多岁的外婆。三位老人身体情况都不太好。家里还有一个患有精神疾病的父亲,且需要药物治疗(医保可报销一部分)。另有一个五年级的弟弟和初二的妹妹。母亲是家里生活的主要支柱,在外打工维持生计,爷爷奶奶也会外出打零工。蔡同学家中的住房情况相当艰苦。房子属于农村土坯房(估计七八十年代建造),空间较小,家中无太多电器,没有卫生间,房屋破旧环境潮湿。蔡同学一家是区县扶贫对象,在经济上已有相应的补助。蔡同学现就读于高三,寄宿在校。希望资助其生活费用。
城厢区
高中/初中/小学
家庭特别困难
城隍庙捐赠支付元
陈奶奶
1
=()×5=0元
陈奶奶今年66岁家中有两个儿子以及两个孙子,两个孙子均因为家庭经济困难没有上学。且家庭无经济来源,救助对象由于行动不方便无法进行工作,二位儿子均无工作,有两个孩子,一个是赌博,一个是酒鬼,大儿子已离婚,二儿子肝炎,整个家庭就靠陈奶奶撑起,导致家中经济极为困难,调查对象本人还被检查出腿部有病症,没有足够的经济支持进行治疗,其14岁孙子也因经济原因无法上学,家中设备极为简陋,生活环境也较差。
秀屿区
初中
家庭特别困难
周永新捐赠支付每个月给元
郭阿姨
2
=(+)×5=元
郭阿姨今年46岁有三个孩子最大的22岁最小的仅7岁,两个孩子在校读书。家庭经济情况:三人低保每月仅,无其他收入来源,2个儿子均有心理方面障碍,孩子也需要进行学业。为其孩子提供心理方面的援助,并为其学业进行援助
实地进入调查对象家庭的情况,发现其房子有较大程度的破损、毁坏,生活环境也较为恶劣,不利于其孩子身心发展,其丈夫也因为病症较早去世,家庭仅靠低保以及邻居帮助才能维持。
郭阿姨有三个孩子,大儿子精神问题、二儿子存在抑郁症且持有自闭症(读小学),小女儿目前正在念书之中
秀屿区
小学/小学
家庭特别困难
Lily捐赠支付元
刘叔叔
2
=(+)×5=元
户主刘叔叔今年46岁,家中有妻子和两个孩子,哥哥17岁,妹妹9岁。
刘叔叔在年3月20日经福建医院诊断鼻咽癌、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结肠炎、二尖瓣返流、腰椎退行性病变。户口本一家四口,家有七十多的老人都健在,一个长期跟着过。原本刘叔叔是主要劳动力(开土方车司机),但是现在因病在家。爱人在银行当保安(每月2元),月租房应支出元(因为孩子都在务工当地念书)有两个小孩,今年一个高考,一个二年级,成绩都较好就老家房子平方(都是借的),没装修没有车辆。
其中病情是福建医院出院记录,并且村委会开具证明
大儿子今年高考,考分、上福州大学,望急需提供助学。
仙游县
大学一年级/小学
家庭特别困难
黄培荣捐赠支付按月资助元
李同学
1
=()×5=0元
李爷爷原在镇办电子厂工作,88年出意外事故,右手上肢和双目残疾,父亲在4年找了一个当地女子生育一子李同学,但未办理结婚手续,年找另一女子生育一子,年肝癌晚期去世,女子和男孩子不知去向。现李爷爷(年)与妻子赵奶奶(年)、李同学三人生活在一起,经济来源有限。赵奶奶打杂工,每月收入1元左右。
有一个姑姑外嫁,过年过节会买一些东西。
孩子的亲生母亲日常有买一些衣服之类的。
2层楼的旧房子,饭菜寒酸,家庭内饰很简陋,多处墙壁脱落。有电冰箱(年)、洗衣机(4年)、热水器(8年)、电视机(别人旧款赠送)、电风扇(一部是父亲去世之前买、一部是做工换取的)、电饭煲(9年)、液化气。
仙游县
初中
家庭特别困难
姚仲琦吴李臻捐赠支付每月元
郑同学
1
=()×5=元
家里很简单,低保,二老没有劳动能力,房子是村委会搭建的。
家里只有50来岁的养父养母。养父母无生育孩子,也无房子,一直住在村落里搭建的一间砖块小房子(一房一厨)。家中无任何劳动力,靠着每月一人元的低保过日子。其养父母也体弱多病,且得老年病,高血压等病,一个月药费也1百来元。学费一直是亲戚们在资助。
秀屿区
高中
家庭特别困难
协会支出。
郑同学
3
=(++)×5=元
郑同学三兄弟(五年级/二年级/大班)。兄弟三人一学期学费为0来元。其父亲患大三阳,不能固定工作,只能打零工,在工地上给人搅拌水泥。母亲也是打零工,要照顾家里患糖尿病的奶奶(一直要服药和打胰岛素)以及患精神病二十余年的伯伯(未婚,一年精神病药费用在3万元)以及两个弟弟。爷爷在年因病去世,整个家庭欠债10来万,有三个姑姑,但家庭一般,并且爷爷生病时也已花了大半积蓄。家里只有奶奶和伯伯是低保,一个月两人来元。今年8月份,奶奶医院治疗,(糖尿病,伤口不易康复,每日花费近千元,家里更是雪上加霜。)
秀屿区
幼儿园/小学/小学
家庭特别困难
协会支出。
林同学,女
1
=()×5=元
没有房子,借亲戚的房子居住,是教师公寓的套房,占了一个房间一个厨房一个卫生间,其他的房间是别人租住的。单亲家庭,妈妈月收入0-,被人聘请在码头收电瓶车钱。考上福师大英语专业;已申请了元助学贷款,姐姐大学刚刚毕业。
秀屿区
大学一年级
黄培荣捐赠支付按月资助元
汤同学,男
1
=()×5=0元
汤同学、男、15岁,一级视力残疾,爸爸59岁、爷爷83岁。老家房子坍塌!现在租房子住,目前在我市特教学校视障部就读一年级。
涵江区
初中
家庭特别困难
李若琳捐赠支付0元
谢同学
1
=()×5=元
父亲(今年44岁)在今年5月已去世。已经教了20多年的书。在8年9月份,就被诊断为鼻咽癌,随后到北京治疗,其间医疗费花了30多万元,家中债台高筑,但一家人省吃俭用,乐观面对生活。年,因工作调动到**小学,离家较近本可以休息治疗,但依然坚持在教学岗位上,教学成绩优秀,屡次获得荣誉。之后,突然感到身体不适,浑身剧烈疼痛,不久即去世。留下谢同学。谢老师在去世之前一直担心,未成年的儿子,担心他今后的生活难以为继。房子只有1层半,一个冰箱、家徒四壁
目前家里还有一个奶奶,身体也不好。
秀屿区
高中
家庭特别困难
黄丽梅捐赠支付按月支付元。
备注:从5月份开始资助。
郑同学兄妹
2
=(+)×5=元
郑同学:本身听力残疾,来自莆田偏远农村,家里只有一间破旧的平房,目前暂住于亲戚供给的房子,全家均有残疾证,父亲肢体残疾,母亲听力残疾,家里收入微薄,靠政府低保及父亲打工赚点生活费。孩子由于营养不足,天生身材瘦小,平时靠同学老师补给的衣物等生活。郑同学爸爸讲话有点口齿不清,要慢点听他说完。家里还有一个弟弟,年生,健全孩子,现在读幼儿园,郑同学人很聪明。儿子9岁、、女儿12岁、母亲39岁、父亲41岁。该家庭4口都是言语障碍残疾,其中;9岁男孩除了一级听力言语残疾外,还有的是双手残疾。12岁一级听力言语残疾女儿,目前在我市特教学校听障部就读四年级。母亲39岁、父亲41岁,父母也是听力言语残疾。
秀屿区
小学/小学
家庭特别困难
黄培荣捐赠支付按月资助元
甘同学
1
=()×5=0元
甘同学:本身听力障碍程度较高,双耳均没有听力;来自江西省的偏远农村,父母均为文盲。家里还有一个80岁的老爷爷,常年生病;一个哥哥也是听力障碍,已经毕业但是由于听力障碍仍然找不到工作,老家里还有一个读普通高中的姐姐,家里收入全靠两个文盲的父母打零工赚钱。甘同学每个季节都只有一套换洗衣物,更没有任何额外的营养品(牛奶)等补充。身材矮小,看起来营养不足。甘锦旺爸爸妈妈现在莆田打工挣钱
仙游县
小学
家庭特别困难
黄培荣捐赠支付按月资助元
叶同学
1
=()×5=0元
叶同学从小父亲过世,妈妈改嫁,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生活非常贫困。
家里房子条件特别差,生活条件非常贫困,情况属实。
该家庭老人不会听讲普通话、并表示孩子还小、家庭困难且很需要社会继续给予关爱和资助。
荔城区
初中
家庭特别困难
捐款人:萧然捐赠支付0元
黄同学
1
=()×5=0元
孩子父亲,两三年前不知为何喝了农药自杀,母亲又再嫁贵州,孩子只由奶奶一人抚养,但老人身体也有各种不适没能出去挣钱养活孩子,镇上给安排了个低保户名额。家里伯伯,伯母看孩子可怜,将老人与孩子都接到家中安顿下来,当自己的亲孩子来抚养
城厢区
小学
家庭特别困难
捐赠支付唐春花按月支付元。
备注:从年5月开始资助
余同学兄妹
2
=(+)×5=元
母亲严重烧伤致残,家中饲养鸡鸭补贴家用。家中5人,丈夫系江西上门女婿因家中贫困跑了,爷爷在工厂里做门卫,微薄收入补贴家用,是家中唯一经济来源。奶奶无业在家。由于贫困暂时住在家中破落的祖屋和鸭棚中。余同学现读初一,弟弟一年级。由于家中条件太过艰难,两个小孩需要长期的营养和成长费用,特报协会申请助学。这个家庭特别坚强,希望通过自己努力克服困难。(但是从实际情况看,家庭确实困难)
仙游县
初中/小学
家庭特别困难
黄培荣捐赠支付按月资助元。
叶同学兄弟
2
=(+)×5=元
爸爸精神病患者,会打人,闹事,妈妈在生下叶同学后就跑了,兄弟俩一出生就是爷爷奶奶带大的,一家靠爷爷骑摩托车维持生活。家里环境和条件都很不好,
最新情况年08月底,爷爷食道癌,家庭更困难了。年9月4日在福州手术。
荔城区
小学/小学
家庭特别困难
萧然捐赠支付元
俞同学和姐姐
2
=(+)×5=元
一家7个人,只有母亲在鞋厂上班,但是母亲的耳朵,腿也点残疾,说话也不利索,爸爸刚刚出精神病院出来,还在恢复期,哥哥在幼年时发烧,没看好,导致现在智力如一岁的婴儿,不能说话,行走,无法生活,爷爷奶奶身体也不好,所以,无业在家。
一家收入就靠一个残疾妈妈做工微薄收入养三个小孩、爷爷奶奶靠种田和照看一个残疾儿、也是非常伟大
荔城区
小学/小学
家庭特别困难
小柯捐赠支付元.
陈同学
1
=()×5=0元
盲,在莆田市特殊教育在莆田市特殊教育学校三年级学习,父母闹离婚,母亲在外打工不顾家庭,父亲好吃懒做、喝酒消愁,没有工作,还有一个姐姐去年考上大学,去年又被取消低保,家庭贫困。穷苦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这孩子乖巧,懂事,在学校认真学习,表现好。
涵江区
小学
家庭特别困难
大雪捐赠支付0元
附,支付凭证: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