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患者如何避免肝癌发生
2016-12-2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27次王先生,男,56岁,有乙肝病史,看起来身强体壮,性格开朗,服用恩替卡韦3年多,最近1年半,都拒绝医生提出的复查建议,因为自己感觉很正常。近1周时有右上腹不适,妻子再三强烈要求王先生复查,结果很残酷,AFPng/mL,肝脏巨大占位病变,门静脉癌栓形成,门诊医生在病历上写下临床诊断:肝脏占位:肝癌可能性大。
中华医学会年新制定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简称指南)指出,我国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患者中,由乙肝病毒感染引起的比例分别为60%和80%,可见乙肝病毒是我国大多数晚期肝病的罪魁祸首。
年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有慢性HBV感染者约万人,其中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约万。年指南指出,CHB患者肝硬化的年发生率为2%~10%,非肝硬化乙肝病毒感染者的HCC年发生率为0.5%~1.0%,而肝硬化患者为3%~6%。如果银行年利息是3%,大家都觉得这个数字太小太小,但一旦罹患肝癌,对于每位患者和家庭却是%的重创。
慢性乙肝患者如何躲开肝癌这一祸患呢?
首先要了解肝癌发生的危险因素。凡具备年龄大、男性、ALT持续升高、HBVDNA量高、HBeAg持续阳性、合并HCV/HDV或HIV感染、酗酒、肥胖等的患者,都是肝癌的易感人群。而那些罹患糖尿病、直系亲属有HCC病史、高水平血清HBsAg、摄入黄曲霉素的人群,也更容易发生HCC。
作为一名感染科医生,接诊每位乙肝患者时,我都会刨根问底,询问病人的发病过程、检验检查、治疗效果、家族疾病背景等,将病人的情况反复掂量分析。对有肝癌高危因素病人,往往苦口婆心唠唠叨叨,打比方、举例子说动患者改变不良生活习惯、不要随意停抗病毒药物、一定要按时检查,万万不可用自己感觉良好而“姑息养奸”,待感觉不适再看病,健康高地已经被晚期肝硬化或肝癌牢牢霸占。
第二、慢性乙肝患者应接受抗乙肝病毒治疗。基因型C型感染者的HCC发生率高于B型,高HBVDNA水平患者发展到HCC所需要的时间比HBVDNA低水平的患者更快,抗乙肝病毒治疗可减少HCC的发生率。降低HBVDNA水平是预防HBV相关性HCC发生和延缓HCC复发的关键措施。干扰素、恩替卡韦和替诺福韦酯是年版指南推荐一线治疗药物。
第三、慢性乙肝患者应接受定期随访和规范化HCC监测。HCC仍是应用乙肝高效抗病毒治疗后25%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大多数乙肝病毒感染者甚至肝硬化患者,根本没有进行常规随访监测,即使在发达国家,也只有不到20%的肝硬化患者接受了规范化的随访监测。
那么应该如何监控HCC呢?对于HBV感染者和慢性乙肝患者,应3~6个月进行血常规、肝功能、HBVDNA、AFP、B超和无创肝纤维化等检查。对于HCC高危患者和肝硬化患者,应每3个月检测AFP和腹部超声,必要时做CT或MRI以早期发现HCC。
定期检查发现的肝癌都比较小,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外科手术切除、肝移植、肝动脉化疗栓塞等都是可靠治疗方法,同时选用恩替卡韦或替诺福韦等抗乙肝病毒治疗可延长HCC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期。
北京治白癜风那里好一点
全国最好的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