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肝癌要不要基因检测的一点看法无药可用
2019-11-9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基因检测
对于晚期癌症患者的治疗,目前已经从千篇一律的传统治疗,逐步发展到了个体化的“精准医疗”时代;基因检测,是精准医疗时代癌症诊治无法绕开的核心话题。可是对于肝细胞癌来说,似乎有点不太一样,同道患者目前的观点普遍认为肝癌做基因检测没有意义。本文就来说说自己作为患者对肝癌基因检测的一点看法(个人观点,仅供参考,自行斟酌判断)。
首先,不在正常治疗期间做基因检测
有两点理由:
01
目前晚期HCC已经上市的所有全身治疗药物都不要求进行基因检测。靶向药包括多吉美乐伐替尼瑞戈非尼雷莫芦单抗卡博替尼都是以抗血管生成为主,不需要进行基因检测;而卡博替尼则是多靶点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也不需要基因检测就可以用于多吉美耐药患者的二线治疗方案。至于O和K药这两种PD1单抗对于肝癌的临床试验也是在没有按基因检测结果纳入患者的情况下显示出了不错的疗效。
02
HCC的基因突变很复杂,整体来说可用的驱动基因突变极其有限,其中有几个发生突变概率比较高的基因,如TERT启动子(所有患者中发生率60%)、TP53(30%)、WNT信号通路的CTNNB1(30%)和AXIN1(10%)、染色质重塑相关的ARID1A(10%)等,目前都没有对应有效或者获批的药。而其它的基因突变往往突变概率较低或者丰度不够,能碰巧找到可用靶向药的患者实在是少数。
因此,在上述已经批准的各种药还能够控制病情的情况下不做基因检测。
其次,没有药用了该去做基因检测
也有两点理由:
01
作为一个确诊就是中晚期患者,虽然做了超适应症的切除术,但复发甚至走到没药可用这一步的概率极高,所以我会想的比较多,可能比较极端想法!就目前而言,见了一些晚期肝癌患者因为基因检测找到合适的药从绝境中缓了过来,到绝境的时候我必须相信自己就是那个撞大运的人。所以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碰运气,就是想要一个创造奇迹的机会,这就是天大的理由。
02
目前针对肝细胞癌的基因突变靶点的药已经有一些进入到临床试验中,并且显示出不错的初步疗效,比如Blu,H3B-等等FGFR抑制剂,就连TP53这个点都已经有药在做临床前研究了,还有那个TERT启动子对应的药GX、Imtelstat、GV也在研究中。虽然成功的药少,但我相信各种对应靶点的药会越来越多(也确实是在慢慢多起来),对于晚期肝癌治疗还是会走上依靠基因检测做精准治疗的道。
因此,如果走上了绝境,我会去做基因检测,给自己找个可能存在的出路。
00顺便说说
1在这个人人都谈精准医疗的时代,HCC患者却没有必要做最基本的基因检测,真算是件悲哀的事。
2如果要做基因检测请去可靠的地方做,找顶级的那种,很多小公司要技术没有要仪器没有要分析型人才没有要数据库没有要资质没有,这种地方的基因检测报告拿了有何用?
3如果要做基因检测请用最近取材的病灶组织去做,如果有销售或者医生或者谁谁谁告诉你可以用一年两年甚至三年前的术后病灶组织白片去测,你可以直接扇他。一定要用能得到的最新最近的病灶组织。
4以组织活检测序为主,液体活检测序为辅。5拿到报告一定要请专业的人帮忙分析(不是网上那些乱七八糟的网红假医生),同样的结果在不同水平的人眼里价值是不一样的。
6因为癌症的异质性,不同时期不同部位不同位置的病灶组织测出来的结果都会有差别,这是为什么要到最后才测的原因,至于该如何取样得到结果更准确,取材前要咨询专业人士。
7对于使用PD1单抗的基因检测,我只说我不会去做。我相信统计学,相信肿瘤突变负荷、微卫星不稳定,PDL1表达量等指标和疗效之间会有一定的关系,但只要他们的相关系数不是1,那就说明它们不能完完全全用来代表疗效。就比如PDL1表达量或高或低,用PD1单抗都有可能有效,只是有效的概率会有一些差别。难道因为这项检测结果不好就放弃一个可能有效的治疗方案?反正我是不会放弃的。
先写这些,再看到合适的内容再来补上。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下载肝细胞癌基因组特征综述学术论文,提取码:wm5q。
益肝康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