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肝癌常见的生化和免疫指标
2017-4-7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肝癌是死亡率第三的恶性肿瘤,诊断早期肝癌有赖于影像学和病理诊断,但是早期诊断敏感往往不能满足临床需求,这时有赖于我们检验指标的提示。这一期我们主要介绍在肝癌早期主要的生化及免疫学检验监测指标。
生化指标
AS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是反应肝细胞坏死的标准之一。AST主要存在细胞器内,升高可以见于许多肝脏疾病中,比如,肝炎,肝硬化,酒精肝脂肪肝中,在肝癌早期,并没有特异性的变化,一般用来监测肝脏炎症的变化情况,建议空腹检测。
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是反应肝脏细胞炎症指标。ALT主要存在细胞内,病理性升高主要监狱,各种肝脏炎症,比如急性肝炎,传染性肝炎,中毒性肝炎,肝硬化活动期。有时,肝癌,也有明显的升高。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情况(心血管疾病,骨骼疾病以及其他药物时),ALT也会明显的升高,所以并没有特异性。生理性情况多见于过度劳累,疲劳,月经期等也可能升高。建议空腹检测;
AST/ALT:又称为DeRItis比值,小于1时,可为炎症;大于2时,可为肝硬化;肝癌时,比值大于3;其比值在实际的临床应用中,作为急慢性肝炎,肝炎的转归有一定的鉴别作用和价值,但也不能绝对。
GGT:r-谷氨酰转移酶,主要是用来检测占位性肝脏病变,在原发性货转移性肝癌,胰腺癌升高明显,但在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活动期,肝硬化,梗阻性肝脏疾病,胆道感染胆石症胰腺炎时也会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建议空腹检测。
AFU:是一种溶酶体酸性水解酶,在诊断肝细胞癌中有较好的敏感性,可以作为检测肝癌发生的指标之一;
DCP:异常凝血酶原,这项指标在日本已经沿用多年,但我国一直进展缓慢,相对于甲胎蛋白AFP,对肝癌有更好的检测作用;医院开展,我国大面积开展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免疫指标
AFP:甲胎蛋白,沿用多年的肝癌检测指标,针对中晚期肝癌病人特异性和敏感性较好,但对于早期肝癌病人,需要联合其他指标,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AFP-L3:近年来,糖基化修饰研究也在癌症中显示出一定的热度。由于癌症时,体内糖基化水平各一,有些糖基化修饰可以起到特异性的诊断作用。AFP-L3在AFP的基础上,更加提高了其诊断效率;
CEA:一般临床医生都会检测CEA,作为消化道常见的癌症标志物,癌胚抗原,有着一定的敏感度,但是针对各种癌症特异度不高,仅供参考。
乙肝两对半:表面抗原HBsAg,表面抗体HBsAb,复制抗原HbeAg,复制抗体HBeAb,核心抗体HBcAg,作为检测乙型肝炎的重要标志物。我国乙肝发病率占全球50%,乙肝已经证实为肝癌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医生都会要求检测;乙肝两对半对于患者本身,能够监测到其乙肝的发展史,对于控制肝炎的传播也有一定的作用。
自身抗体图谱检测:自身抗体作为肝癌最为特异性的标志物,虽然敏感性较低,但是对于部分肝癌还是有一定的监测意义,具体请参考最新的研究。
参考本院检验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