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喝牛奶与不喝牛奶,差别大吗

2025/5/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人类饮用牛奶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年以前。起初人类的消化系统是无法消化吸收牛奶的,在逐渐进化之后,欧洲人最先获得了消化牛奶的能力。后来牛奶逐渐普及,如今牛奶已经是全人类的营养食品之一。

年,在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的建议下,经征求世界多位乳业界人士的意见后,联合国粮农组织将每年的6月1日确定为“世界牛奶日”,旨在通过对牛奶的宣传和推广,改善全民营养状况,增强人民体质。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然而,近日发表在梅斯医学肿瘤专栏下的一篇名为《超51万国人11年前瞻性研究:喝奶致癌是真的?!其中每天多喝50g,这3种癌风险就多上升超10%》的文章,却把牛奶打上了“致癌”标签,将它推上了风口浪尖。

这项研究的结果显示,经常食用乳制品的人,癌症的总体发病风险会提高9%,肝癌及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分别提高18%和22%。由于此篇文章对于研究中的研究对象的抽样方法、研究方法的具体操作、研究结果的讨论等内容描述并不详细,所以内容及结论的可靠性有待商榷。

其实从本世纪初期开始,关于牛奶致癌的争论就此起彼伏、不绝于耳。年5月30日的《北京日报》更是发文《卫生部等权威部门专家联手驳斥“牛奶致癌说”》,文章中来自中国奶协、卫生部疾控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国家学生奶计划专家委员会、中国农大等单位的七位专家联手驳斥了牛奶致癌论,认为此观点缺乏科学依据,也不符合我国国情,有必要予以澄清。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那么,为什么会有牛奶致癌的报道频频出现?

何来“牛奶致癌”一说

牛奶致癌说法的提出,与一位著名人士有莫大的关联。他就是美国康奈尔大学终身教授T·柯林·坎贝尔,他曾在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中任职、是美国癌症研究所的高级顾问和主要负责人。被誉为“世界营养学界的爱因斯坦”。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他所撰写的《救命饮食:中国健康调查报告》被《纽约时报》誉为“流行病学研究的巅峰之作”。本文中的一项研究结果提到:动物蛋白(尤其是牛奶蛋白中的酪蛋白)能显著增加癌症的发病机率。可想而知,如此泰斗级人物得出的这个结论,必然会掀起一场风波。

在本世纪初的前十年,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关于牛奶致癌的报道屡屡见诸各种媒体。古有“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今有“一人传虚,万人传实”,为了打消人们对于牛奶的顾虑,就有了前面提到的,卫生部等多部门专家为牛奶“正名”的报道。

近日,梅斯医学上的这篇文章,可谓老生常谈。到目前为止,专家尚未再次出面辟谣。但年新版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却特别强调了要加强日常饮食中奶及奶制品的摄入,将年版指南中奶及奶制品推荐的每日摄入量克,提升至了-克。这一改变,体现了官方对奶及奶制品的认可,无疑是对牛奶致癌论的最有力反驳。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其实,致癌物质无处不在,你被动吸了口烟,也是有致癌物的摄入的,那为了防癌,是不是有人吸烟的时候,你就要屏住呼吸?癌症的发生是一个复杂的病理过程,至今尚未完全明确。

至于喝牛奶是否真的会导致某些癌症的风险升高,恐怕还需要更多循证医学的证据。

从专家提出的新版膳食指南来看,喝牛奶对保持人体的健康状态还是很重要的。

为何对牛奶青睐有加?

牛奶中含有多种复杂的化学成分,受到奶牛品种、饲养方法、挤奶手法、加工方法等多种因素等影响,各种牛奶中的营养成分和比例并不完全一致。一般来说,普通牛奶的主要成分比例为:水分87.5%、脂肪3.5%、蛋白质3.4%、乳糖4.6%、无机盐(矿物质)0.7%。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下面分别来说明这些物质的营养作用。

适于人体吸收的蛋白质

牛奶中的蛋白质是指乳蛋白,主要由约80%的酪蛋白(就是前面所说的“致癌”成分)和20%的乳清蛋白两部分组成。它包含了大量的人体必需而自身不能合成的亮氨酸、异亮氨酸等氨基酸。虽然在其他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中,也含有这些必需氨基酸,但是都不及牛奶中的含量高,更重要的是,人体对乳蛋白的吸收率很高。

ml的牛奶就可以供应人体每日所需蛋白质总量的20%-25%。因此在营养学界,乳蛋白有“蛋白质之王”的美誉,是理想的蛋白质来源。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脂肪含有必需脂肪酸

牛奶中的脂肪以微粒状的脂肪球形式分散在乳浆中,易于消化吸收,吸收率在95%以上。主要以甘油三酯为主,包括油酸、亚油酸、亚麻酸等多种必需脂肪酸(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量远不能满足机体需要的脂肪酸)。亚油酸具有降低胆固醇、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对人体是极其有益的。

同时牛奶中还含有大量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D、维生素A等,对于维持机体的正常运转同样重要。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对于肥胖、高脂血症以及需要控制脂质摄入的人群,则建议选择低脂或脱脂奶。

多种功能的乳糖

牛奶中的糖类成分,99.8%为乳糖,还有极微量的葡萄糖、果糖和半乳糖。

乳糖可以分解代谢为葡萄糖和半乳糖,葡萄糖可以为人体各个组织器官提供能量,而半乳糖是构成大脑和神经组织的重要成分。因此乳糖对维持机体各组织器官的运转有积极作用。

此外,乳糖还具有调节胃酸分泌、促进胃肠蠕动,促进钙质吸收,调节肠道菌群等多种功能。

但是,乳糖的消化吸收,需要通过肠道内的乳糖酶来完成。如果这种酶缺乏,乳糖就会在肠道内被细菌分解变成乳酸,使肠道功能紊乱,出现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喝了牛奶以后会出现腹泻的原因。这种现象在医学上的名称叫做“乳糖不耐受症”,多发生在亚洲地区。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矿物质中钙最多

牛奶中的矿物质含量丰富,主要有钙、磷、镁、钾、铁、锌、硒等,其中钙质含量最高。牛奶的含钙量可达mg/ml,是钙质的良好来源。

牛奶中的钙可与酪蛋白及磷酸形成络合物,非常易于被人体吸收,同时牛奶中含有的乳糖和维生素D都有促进钙质吸收的作用,因此奶及奶制品是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首选补钙营养物质。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然而对于任何事物,有人说它好,也会有人说它不好,牛奶也难逃这个魔咒。

辟谣!关于牛奶的质疑

即便牛奶中的营养物质含量丰富,且易被人体吸收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关于牛奶仍然会有很多不一样的声音。除了上面提到的“牛奶致癌”以外,还有下面这两个。

小孩喝牛奶会性早熟?

传言说,因为牛奶里含有雌激素,所以小孩子喝了会性早熟!这当然是危言耸听。

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世界各国的研究人员就展开了对牛奶中的雌激素含量的检测。结果显示,牛奶中含有的内源性雌激素水平很低,喝牛奶与性早熟无因果关系。

而人为添加的外源性雌激素,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是禁止在动物性食品中检出的。

目前我国市场上出售的正规厂家的牛奶及奶制品均未有检出外源性雌激素的报道。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保质期长的牛奶是加了防腐剂?

市面上很多牛奶的保质期都很长,最长可达6-9个月,于是就难免引人遐想,是不是牛奶里面添加了防腐剂的成分?

其实牛奶的保存期限取决于牛奶的灭菌方式、包装方式和储藏条件,与防腐剂无关。

采用巴氏灭菌的牛奶保质期较短。这种方法是用低温杀死牛奶中的致病菌,但保留了对人有好处的有益菌,由于没有完全消除牛奶中的微生物,这类奶产品都需要冷藏保存,保质期在3-7天左右。

超高温瞬时灭菌的牛奶,是用高温将牛奶中的细菌全部杀死,牛奶中没有任何微生物的存留,因此可以保存更长的时间,且可于常温下保存。

此外,不同的包装材料和包装形式,也会影响牛奶的保质期限。纸质铝箔盒装牛奶的保质期最长,其次是纸质枕袋装牛奶,最后是塑料袋装牛奶。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人们的信息通道四通八达,真真假假、虚虚实实、难辨真伪。但谣言止于智者,关于牛奶致癌的论题,还是等拿出更多证据的时候再来讨论吧。

我是王医生,如果对于本篇文章,您有什么看法可以在评论区留言讨论,也欢迎您点赞转发,让更多的人看到。

参考文献

[1]杨汛.卫生部等权威部门专家联手驳斥“牛奶致癌说”[N].北京日报,-5-30(第版)

[2]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M].人民卫生出版社,

[3]张鹏飞.论牛奶营养与健康[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06):39-40

[4]王玉培,秦立强,张玉梅.牛奶、性激素和性早熟[C].北京市营养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暨膳食与健康研讨会论文集,:93-97

转载请注明:
http://www.fweay.com/gacs/1607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