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立医院肿瘤微创介入治疗多手段并举续写肿

2024/12/1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近年来微创介入技术蓬勃发展,成为治疗恶性肿瘤的“第四种武器”。经过多年探索和积累,肿瘤微创介入治疗已经涵盖血管、非血管等多领域技术,对原发病、转移、并发症等形成了系统的治疗体系,与传统放化疗实现了密切的协作和互补,为无数肿瘤患者续写生命之路。医院本部微创介入治疗中心主任王子轩,来讲述他们与患者并肩作战的抗癌故事。

微创介入+靶向治疗为肝癌晚期患者续命八年

8年前,一位肝癌晚期的老人来到医院本部微创介入治疗中心,老人的肝脏已经硬化到很小,多发肿瘤,已不能手术。家人医院,医生都判断生存期超不过一年了,但老人的求生欲望强烈,把希望寄托到了介入技术。经过综合评估,王子轩主任决定为老人采取TACE(肝癌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治疗)+靶向治疗。老人的自身情况对TACE操作要求非常高——既要栓塞肿瘤,又必须尽可能减少残存肝损伤,毕竟肝体积已很小,稍有不慎老人就会肝衰竭死亡。手术中,毫米级的肿瘤血管逐一插管、注药、栓塞,幸运的是,老人对介入和靶向治疗非常敏感,病情很快稳定住。在医患默契的配合下,一次次的复查,精心治疗,一年、两年、三年……冬去春来,如今已到了第八个年头。

多手段并举,还肺癌患者顺畅呼吸

老赵是一位肺癌老病号,放化疗治疗对于他而言效果不佳,且由于肿瘤紧邻肺门,他就诊时已出现左上肺肺不张,呼吸困难。详细了解病情后,王子轩主任为老赵采取了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治疗。动脉灌注局部药物浓度可达静脉化疗浓度的数百倍,配合后续的动脉栓塞治疗,往往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3次治疗后,肿瘤就明显缩小,肺复张。在随访日子里,老赵又出现了左肺外野转移灶,在肿瘤科全身治疗的配合下,接受了微波消融治疗,成功损毁了较大转移灶,有效延长了带瘤生存期。

微创介入技术重建壶腹部,为高龄老人“打通生命线”

一位高龄老人不幸罹患壶腹部恶性肿瘤,到医院求诊。老人的肿瘤虽生长相对缓慢,但已阻断十二指肠和胆道,不仅无法吃喝,梗阻性黄疸也随时可能致命。老人年事已高且有其他多种基础病,根本不能耐受外科手术,此时,介入治疗成了唯一的“救命稻草”。在获得老人配合后,本部微创介入治疗中心医生分别经口置入支架重建十二指肠,经皮经肝置入粒子支架重建胆道,没“开刀”即完成了壶腹部重建,打通胃肠生命线,终于,老人又能够像正常人一样饮食起居。

介入转化治疗,重燃生命之光

“目前,你手术不能做,先做一下介入治疗吧。”听到医生的建议,中年男人立刻像泄了气的皮球,在他以往的认知中,这就意味着肝癌不能根治了,但随后的介入治疗颠覆了他的认知——肝肿瘤在3次介入治疗后明显缩小,且没有发现转移灶。待病情稳定后,患者又接受了肿瘤切除术,术后恢复良好。如今,这种介入转化治疗后接受手术切除的病例已在越来越多肿瘤患者中获得理想的疗效,外科与微创介入专业联手为患者重新点燃了生命之光。

规范诊疗,高难度活检落定良恶性摇摆天秤

肿瘤诊断的金标准是病理检查,明确病理学诊断,是为肿瘤患者临床治疗提供安全保障的基石。

“大夫,快给我做支架吧,我太痛苦了。”一位患者找到医院微创介入治疗医生哀求,该名患者的症状及影像学检查提示为胆管癌,但由于其肿瘤位置的特殊性,活检操作难度极大,医院都没能成功取到病理标本,为了减轻痛苦,他急于寻求介入医生给予放支架治疗。医院介入医生了解过程后,细心向其解释:因为没有病理学诊断,不能确诊胆管癌,对于肿瘤治疗,良、恶性的方案是不同的……经过反复沟通,医生终于说服患者同意再取一次病理。凭借高超的技艺,医院介入医生成功取到病理标本,病理结果翻转了患者的态度——胆道病变是良性!患者重振旗鼓,千恩万谢,后到外科就诊并继续治疗。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治疗方式不断涌现并应用到临床中,为癌症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途径和希望,众多患者获得了卓有成效的综合治疗,生存与生活之路得以成功延伸。在与肿瘤搏斗的岁月里,医患携手“击瘤”勇进,重拾阔步人生,生命向阳而行。文/信网首席记者丛黎通讯员张小青

转载请注明:
http://www.fweay.com/gacs/154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