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慧,中国智造,中国力量ASCO肝癌
2021-3-3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白癜风应该怎样治疗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140921/4478491.html
“携艾同行,坦护全程”ASCO肝癌中国之声峰会暨阿帕替尼研究者巡礼启动会于6月6日在沪成功召开。会议主席——医院秦叔逵教授、医院周俭教授和医院滕皋军教授分别致辞。
中国智慧引领中国智造,中国智造汇聚成中国力量。本次大会以“中国智慧,中国智造,中国力量”为主题,展示我国学者在国际舞台上绽放的光辉,显示中国智慧;从仿制到原研,展示中国民族药企在肝癌领域的不断突破,与国际比肩的实力。
主席致辞在致辞中,秦叔逵教授介绍了肝细胞癌(HCC)给我国乃至全球造成的沉重疾病负担,赞扬了我国学者和药企携手共进,为HCC患者获得更好的生存所作出的努力。在刚刚结束的ASCO大会上,我国学者交出了漂亮的“成绩单”,其中肝癌研究表现尤为突出,全球口头报告3席,其中中国的2项研究进行了口头报告,充分展现了我国药物研发的进步。
我国人口只占全球18.9%,但是肝癌新发病例和病死人数却超过了全球的50%;一方面,肝癌高度恶性、难治,预后恶劣,严重危害我国人民的生命和健康。另一方面,与欧美国家相比,具有高度的异质性,这也决定了患者的预后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因此产出中国自己的研究数据,对于中国肝癌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更加可靠的证据和选择,同时也向世界展示了征服“癌中之王”的信心、能力与力量。
周俭教授和滕皋军教授表示,系统性治疗的进步,也给手术和介入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新的方向,相信新的联合治疗探索,会为肝癌患者带来新的选择。
大会主席:秦叔逵教授、周俭教授、滕皋军教授
艾?领创1
中国智造为中国人群带来更多获益——阿帕替尼:中国晚期HCC二线靶向治疗新选择
致辞结束后,医院李秋教授针对此次入选ASCO的口头报告之一的AHELP研究,进行了研究结果汇报和解读,开启了整个精彩的学术报告盛宴。
李秋教授指出,晚期肝癌的一线治疗客观缓解率低,且不少患者在一线治疗后会耐药或病情进展,需要进行二线治疗,但这方面缺乏靶向治疗的中国人群证据。
在这样的背景下,阿帕替尼二线或以上治疗中国晚期HCC的III期研究(AHELP)数据的发布,对我国广大的肝癌患者,无疑是个好消息。
阿帕替尼是一个高度选择性作用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抑制剂,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仅为索拉非尼的1/45,可强效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及肿瘤增殖。早在II期研究数据中,阿帕替尼就显示出了一线治疗晚期肝细胞癌的有效性,而且耐受性和安全性良好,II期研究也曾于年登上ASCO壁报交流环节。
年,历经七年的努力,阿帕替尼III期研究AHELP得到ASCO的邀请,向全球学者以口头报告的形式分享成果。
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相比,阿帕替尼能够显著延长患者的中位总生存(mOS)期(8.7个月对6.8个月),死亡风险下降21.5%。阿帕替尼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mPFS)期也更长(4.5个月对1.9个月),客观缓解率(ORR)也更优(10.7%对1.5%),且安全可耐受。
与现行标准二线治疗相比,AHELP研究入组基线特征,更贴近我国HCC的临床实践。从ORR和mPFS这两个核心指标,横向比较RESORCE研究、RESORCE研究中国亚组数据和AHELP研究(下图),不难看出,在基线特征相似的情况下,瑞戈非尼中国亚组ORR为4%,mPFS对2.8个月;AHELP研究的ORR、mPFS分别为10.7%和4.6个月,阿帕替尼在抗肿瘤活性方面优于瑞戈非尼。尽管这不是头对头的数据,在相似人群中还是看到了获益的趋势。
2
免疫联合靶向:开启肝癌治疗新纪元
医院刘秀峰教授以“免疫靶向在肝癌治疗的现状及进展”为主题进行了报告。刘秀峰教授首先回顾了晚期HCC一线系统治疗方案的进展并指出,索拉非尼、仑伐替尼和含奥沙利铂的FOLFOX4方案是目前晚期肝癌的一线标准治疗,但ORR均较低;在一线治疗进展后,亟需有效的二线治疗来延长患者的生存和提高生活质量。目前,国内未上市的靶向药物还有大分子VEGFR-2抑制剂雷莫芦单抗和小分子多靶点抑制剂卡博替尼。尽管如此,二线治疗仍有巨大的需求未被满足。
RESORCE研究反映,在标准治疗中,中国人群与全球人群获益不同,我们需要更适合中国患者的治疗选择。AHELP研究则充分肯定了阿帕替尼作为TKI新成员治疗HC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除了靶向治疗领域的进展,刘秀峰教授也分享了肝癌免疫治疗领域的突破。并指出,在未来,PD-1/PD-L1单抗与VEGFR-2抑制剂的联合,是一个主要的探索方向。
IMbrave研究就是将阿替利珠单抗与贝伐珠单抗联合,目前的数据提示,这一联合治疗的确带来了OS的显著提升,mPFS、ORR、疾病控制率(DCR)的获益也均有统计学意义。此外,仑伐替尼联合帕博利珠单抗治疗HCC的Ib期研究也展现了令人鼓舞的数据。
目前,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肝癌、胃癌和食管胃结合部癌的I期研究提示,这一联合方案为HCC患者带来了长期生存获益,ORR达到50%,DCR为93.8%,mPFS达到7.2个月,安全可耐受。
从这些研究数据可以看出,抗血管生成靶向治疗联合免疫可以发挥协同抗肿瘤效果,必将开启肝癌治疗新纪元。
艾?探索1
肝癌术后辅助治疗探索
医院孙惠川教授指出,肝癌患者中,可切除患者占20%~30%,外科治疗中未被满足的需求主要体现在术前降期治疗和术后辅助治疗这两方面。
聚焦于肝癌的术后辅助治疗,目前全球尚无标准方案,但术后5年复发率高达40%~70%,亟需有效的治疗选择。令人遗憾的是,将索拉非尼作为术后辅助的STORM研究并未取得预期的结果。分析后发现,对肝癌术后复发风险评估,会更有助于术后辅助治疗方案的制定。
伴随着肝癌药物治疗的迅速发展,例如卡瑞利珠单抗和阿帕替尼,都在晚期HCC的治疗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这些药物作为术后辅助治疗是否有效,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一项荣登ASCOGI壁报环节的研究——HCC合并门静脉癌栓根治术后应用阿帕替尼辅助治疗的探索性研究显示,中位无复发生存(RFS)期为7.6个月,1年的OS率93.3%。这个研究中的mRFS优于既往数据,值得进一步评估,同时,阿帕替尼的治疗也被证实是安全的。另一方面,靶向联合免疫作为术后辅助也是一个尝试的方向,有待进行大样本的临床试验,以确定其疗效。
2
局部联合系统治疗探索
医院邵国良教授汇报了“局部联合系统治疗探索”心得。邵教授指出,目前,我国肝癌的主要治疗模式是为以TACE为基础,联合多种治疗(靶向、免疫药物)的新管理模式,对有乙型病毒性肝炎、丙型病毒性肝炎背景的肝癌患者,还需要同时积极抗病毒治疗。
在TACE联合的药物选择方面,SPACE研究亚组分析提示,TACE联合索拉非尼在亚洲人群的生存获益更明显。而TACTICS研究证实,对于中期HCC,TACE联合索拉非尼能够显著延长PFS和OS。而且,相较于单纯TACE,TACE联合索拉非尼能够显著延缓疾病发展至血管侵犯和肝外转移的时间。
阿帕替尼与TACE的联合也在一系列研究者发起的研究中展现出了更好的疗效。多项研究结果说明,阿帕替尼联合TACE,由于机制互补,能够有效延长各种类型中晚期肝癌患者的生存。阿帕替尼也因此在年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年会(CCI)上被TACE临床实践指南推荐。
另一方面,TACE联合免疫治疗也是目前的一种主要治疗方向,而TACE联合免疫治疗+靶向治疗可能具有更好的应答率以及延长患者长期生存获益的巨大潜力。尽管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研究结果报道,但是三种治疗方法的联合值得进一步的研究探索。
3
靶向药物患者管理方面
医院林榕波教授结合经验,分享了对“靶向药物患者管理方面”的体会。林教授指出,阿帕替尼/mg/d的剂量下,毒性是可控的。在患者管理方面,需要注意区分肿瘤副作用和药物副作用,注意构建紧密的医患关系,保持交流、支持和鼓励,阿帕替尼使用过程中要重视暂停和减量,加强锻炼营养支持,实现化疗快速康复。
纵横.共争鸣除了精彩纷呈的学术报告,在“纵横.共争鸣”环节,秦叔逵教授分享了研究成果的心得和体会,任正刚教授、邹建军博士以及来自外科和介入领域的多位专家也针对阿帕替尼与其他药物相比的优势、可能的联合方案、药物可及性、临床试验中的科学管理等热点话题进行了讨论。
中国智造的年代,中国原创的力量
——AHELP研究者说
本环节主持人:古善智教授,访谈嘉宾:秦叔逵教授、任正刚教授、李秋教授、邹建军博士
本环节主持人:白玉贤教授、刘云鹏教授,讨论嘉宾:陈曦教授、方维佳教授、杨林教授
在讨论中,秦叔逵教授分享道,中国学者多年来积极参与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同时也迅速地提高了自身的水平,如今,已经能自行设计和组织实施针对中国肝癌患者的大型临床研究。此次阿帕替尼的AHELP研究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在入组人群基线特征更差的情况下,研究严谨设计,各合作团队精诚合作、严格质控,最终获得了与欧美研究相似甚至更好的结果,可喜可贺!相信在未来,会有更多更好的研究出现。
任正刚教授提到,AHELP这一研究获得成功的关键有三个方面,一是研究设计很严谨,考虑到中国肝癌患者跟西方的差异,另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阿帕替尼这一药物的优异疗效。第三,临床试验的管理是研究取得成功的基础,包括医学监察部门的严格监察、对于研究方案的严格执行,以及对于副作用的管理,都是这一研究成功的关键。
邹建军博士指出,阿帕替尼的成功凝聚了很多人的辛苦和努力,PI率领研究团队进行了很好的设计,研究团队对试验过程的精心管理,也包括患者以及他们的家庭的奉献。说到与国际药企的差距,从最初的metoo到mebetter,目前民族企业还处于从跟随到并肩的阶段,相信未来随着创新能力的加强,我们一定能够开发出真正意义上的bestinclass或者firstinclass药物,实现领跑。
肝癌术后辅助治疗现状和未来
本环节主持人:程树群教授、曾勇教授,讨论嘉宾:陈拥军教授、黄志勇教授、宋天强教授、王鲁教授、文天夫教授
多位专家指出,对于外科医生来说,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