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怎么预防如何筛查

2019-1-19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编者注:关于肝癌防治,后台很多读者提出了类似的问题,比如丙肝有没有疫苗,哪些人应该特别注意,有肝炎病史的人是不是需要格外注意。对于这些问题,美国癌症协会编制的肝癌防治指南十分有价值,我们将分两次摘录出其中精华分享给大家。

肝癌是否可以被预防?

许多肝癌都可透过减少接触已知的危险因子而得到预防。

避免及治疗肝炎感染

在全世界范围内诱发肝癌的最大危险因子为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慢性感染。

从20世纪80年代起,人们便开始使用一种可帮助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疫苗。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ntrsforDisasControlandPrvntion,CDC)建议所有儿童、以及感染高危成年人(医护人员、具有可使自己拥有感染风险之行为的人员等)注射这种疫苗,以降低罹患肝炎及肝癌之风险。

目前尚无可预防丙型肝炎病毒之疫苗。对于没有HCV和HBV免疫力的人所作的感染预防措施皆建立在了解感染是如何发生的基础上。这些病毒可透过共用受污染针头(如在药物使用中)、未采取保护措施之性行为或透过分娩在人类中传播。输血也曾是感染的主要途径之一。但是因为美国的血库开始对捐赠血液进行测试,以检测其是否含有这些病毒,因此透过输血而被感染肝炎之风险已经变得极其微小。

乙型肝炎及丙型肝炎之感染高危人群应接受此类感染检验,以检测其是否罹患肝脏疾病并可适时接受治疗。多种药物都可用于治疗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

有槽注:丙肝在中国的规范检测方法是从-年开始普及的,所以在此前接受过输血的人都应该做丙肝检查,避免不知不觉病情进展到慢性肝炎甚至肝硬化。此外,使用过非一次性注射器和未经严格消毒的牙科器械、胃镜检查、针灸、穿孔器具,以及有过不洁性生活史,或者曾经用过未经严格消毒的器具进行文身、文眉、穿耳环孔等皮肤黏膜创伤性操作的人,都有可能感染丙肝。

长效干扰素和利巴韦林这两种药物经常被用于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感染。治疗通常将持续6个月到一年的时间,透过治疗可根除许多人体内含有之丙型肝炎病毒。此类治疗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其可以导致严重的副作用,包括导致流感类症状、疲劳、抑郁以及血细胞数量偏低,因此接受治疗并非易事。许多药物都可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包括干扰素(以及长效干扰素)、拉米夫定(Epivir-HBV?)、阿德福韦(Hpsra?)、恩替卡韦(Baraclud?)、替比夫定(Tyzka?)、以及泰诺福韦(Virad?)。这些药物已经显示出降低血液中病毒数目以及减轻肝脏损伤之疗效。尽管这些药物无法根治这些疾病,但是它们可以降低肝硬化的风险,从而降低肝癌出现之风险。

有槽注:丙肝治疗已经有了特效药,主要是吉利德公司研发的索非布韦(Sovaldi?)和吉二代(Harvoni?)。由于目前未在中国上市,病人们主要是自行前往印度购买,参见印度仿制药代购揭秘:大卖家月流水万,普通患者难辨真假。

限制酒精及烟草使用

在美国,酗酒仍是病人罹患可诱发肝癌之肝硬化的主要原因。预防与酗酒有关之肝癌仍是一个挑战。戒烟同样可轻微降低罹患肝癌之风险、以及许多其他可威胁患者生命之疾病的风险。

限制对致癌化学制品的接触

改变热带及亚热带国家之谷物储存方式可以减少相关地区人们对致癌化学制品的接触,例如黄曲霉毒素。许多发达国家已经制订了可预防并监控谷物污染之条例。大部份发达国家还制订了可保护消费者及工作人员免于接触某些已知可导致肝癌之化学制品的条例。美国环境保护署(EPA)最近降低了美国饮用水中砷元素含量之容许水准。但是在全世界许多其他地区,饮用水中通常都含有自然砷,因此砷元素污染仍是一个严峻问题。

有槽注:这是上一篇文章我们没有提及的一个问题,而它偏偏非常严重。在中国人的食谱中,花生和玉米、以及小作坊炼的花生油,都有可能出现黄曲霉毒素超标。此外中国有一些地区的地下水含无机砷超标较高。我们在今后会对此做梳理和分析。

治疗具增加罹患肝癌风险的疾病

某些遗传疾病可引发肝脏硬化,并增加罹患肝癌之风险。在生命早期发现并治疗这些疾病可降低患病风险。例如,拥有血色沉着病病史之家族中的所有儿童都应接受筛检,以检查他们是否患有这种疾病。治疗可降低他们的铁摄入量,并可透过少量放血来消耗病人体内存储过多的铁元素。

有槽注:这是一种铁代谢异常的疾病,在高加索人群中较常见,而在中国较罕见。从至年,中国报告的血色病仅有余例。

是否可以尽早发现肝癌?

直至发展到后期,肝癌的迹象及症状才会显示出来,因此难以在早期察觉肝癌的出现。细小的肝脏肿瘤在例行体检中是难以侦测到的,因为大部份肝脏都被右侧胸腔所遮盖。当病人可感觉到肿瘤的时候,肿瘤可能已经生长得极为庞大。

对非患病高危人群,目前尚未有被广泛推荐的筛检方法。(筛检即对未出现任何症状的人群进行癌症检查。)但是我们建议具有高患病风险之人群接受检查。

许多发展为肝癌的病人都患有长期的肝硬化(因肝细胞损伤而形成的瘢痕组织)。如果一位肝硬化病人在未发现明显原因的情况下出现病情恶化,医生便应对其进行检查以判定其是否发展为肝癌。

对于因患有肝硬化(因任何原因引发的)或其他情况而具有肝癌高风险之病人,医生会建议其每6到12个月进行一次肝癌筛检,包括甲胎蛋白(AFP)血液检验及超声波。但是目前仍不能确定筛选是否可以促进对肝癌的更有效治疗。

AFP血液检验

AFP是一种蛋白质,其通常在胎儿血液中含量较高,但在胎儿出生不久之后AFP便会消失。如果在成年人的血液中发现AFP,即代表该人可能罹患肝癌、或者受试对象患有睾丸胚组织瘤(男性)或卵巢胚组织瘤(女性)。

AFP血液检验可用于检测肝癌高风险群族体内是否存在早期肿瘤。但是对于具有肝癌普通风险之人群通常不建议其采取这种筛检方式,因为AFP血液检验的结果并非总是准确的:

有些肝脏肿瘤不会生发大量此类的蛋白质。

在大部份情况下,当AFP水准升高时,肿瘤已经因生长得过大而无法被摘除、或已经扩散到肝脏以外的部位。

有些非癌性肝脏疾病同样可导致AFP含量的升高。

在全球范围内的肝癌多发地区,利用AFP血液检验对病人进行筛检已经发现了许多病人体内存在的早期肿瘤。尽管如此,许多专家认为对于生活在美国及欧洲的人们,仅采用AFP血液检验得出的结果并非足够准确。他们建议采用超声波作为主要检测方式,并通常将其与AFP检验一并使用。

超声波

超声波是一种利用声波及其回声来产生人体内部器官或肿块之图像的检测。一种被称为传感器的小型仪器会发出声波、并在声波触及器官反弹时收集其回声。回声由计算机转化成黑白图像。这种检测可以显示出肝脏中生长的肿块(肿瘤),因此可在需要时用于检测癌症。

超声波是一种非常简单的检测方法。在其检测过程中不产生辐射,这也是其为何被经常用于检查正在发育的胎儿之原因。对于大部份超声波检查来说,您仅需躺在检查台上,医生会将传感器(其形状类似棒形)放置于您需要接受检查的身体部位皮肤之上。通常被检查部位的皮肤处会被涂抹凝胶以起到润滑作用。这种检测方式被用于拥有某些肝癌危险因子的病人,以帮助尽早发现癌症。许多专家建议具有危险因子的族群应每隔6到12个月接受一次超声波检查。但是没有人能明确指出最佳检查频率为多久。

肝癌的迹象及症状

尽管肝癌的迹象和症状通常只有到了晚期才能显现出来,但是有时这些迹象及症状也会提早显示,并使患者得到尽早诊断。如果您在第一次感觉到症状时便前往就医,您的癌症病情便可能在治疗仍对其有效时便被确诊。最为常见的肝癌症状包括以下几种:

体重降低(非刻意减重)

食欲不振

少量进食便容易获得饱足感

恶心或呕吐

发烧

肝脏部位肿大,感觉右侧肋骨下有肿块

脾脏部位肿大,感觉左侧肋骨下有肿块

腹部疼痛、或右侧肩胛骨附近区域疼痛

腹部出现肿胀或积液

发痒

皮肤和眼白发黄(黄疸)

腹部静脉肿大,甚至可透过皮肤观察到这些静脉

如果您患有慢性肝炎或肝硬化,则病情恶化

肝癌的许多迹象及症状也可能由其他状况导致。尽管如此,如果您出现以上任何症状,请务必立即前往就医,以便检查病因并可以在需要时得到及时治疗。

有些由肝脏肿瘤生成的激素可能会对除肝脏以外的器官产生作用。这些激素可能会导致:

高血钙(血钙过多),其可以导致恶心、意识模糊、便秘、虚弱、或肌肉问题

低血糖(血糖过低),其可以导致疲劳或昏厥

乳房肿大(男子女性型乳房)及/或男性的睾丸萎缩

红细胞数目过多(红血球增多),该症状可导致某些病人的皮肤泛红并且脸红

胆固醇水平过高

这些不正常的发现将促使医生怀疑该患者是否患有神经系统疾病或功能紊乱,而并非肝癌。如果您出现以上一种或多种症状,医生将会尝试查出这些症状是由癌症引起的还是其他原因。

在下一篇,我们将介绍美国癌症协会建议的诊疗手段、各类新疗法以及姑息治疗。

扫描







































白癜风早期治疗
怎样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
http://www.fweay.com/gabx/948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