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讨论】根治肝癌:选对技术 
2016-8-19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专家讨论】根治肝癌:选对技术 
病例恶性度高肝癌病人取得根治
医院张扬:患者是一名73岁男子,年4月自觉肝区不适、中断发作,到外院查肝脏MRI提示右肝占位;年7到我院复查,提示肿物较前增大,斟酌为恶性。该患者有乙肝病史20年,未医治;高血压病史4年;诊断矽肺4年;3年前曾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他有吸烟史40年,40支/天,3年前戒烟;饮酒史20余年,1两/日,近半年戒酒。
实验室检查:AFP3.02ng/ml,肝功能CHILDA级,乙肝“小三阳”。
肝脏MRI:肝右叶肿物,8cm×7.4cm,斟酌肝癌,穿刺活检诊断肝细胞性肝癌(分化差)。家属谢绝手术。我们屡次进行MDT(多学科合作)讨论,考虑到肿瘤占位大,决定先行放疗,同时抗病毒和中药医治。
放疗后1个月肝脏MRI显示肝右叶肿物较前缩小,最大截面约7.2cm×5.1cm,肝功能储备R15:27.1%,经MDT讨论后于11月26日参与科行1次参与医治。期间肝肿物缩小。年3月10日肝肿物约3.1cm×1.9cm,肝功能储备R15:17.3%。
此时患者已符合手术适应证,经全院讨论,于年3月28日行腹腔镜切除术。
讨论手术成功关键靠综合医治
代表1:这个病例很典型,临床这样的病人很多,你们做得很成功。我想了解你们对这样的病例有没有失败的教训?
医院放疗科王维虎教授:我们能在综合医治上获得这样的结果,其实是由于经历了很多失败。医治中的各种手段方法都有很强的特殊性。比如放疗,可选择的办法很多,我们通过一系列研究发现,对肝癌病人而言,调强放疗是非常有效的技术。这个有效不但指医治有效,而且可以使病人的肝脏增生,提高肝功能储备。
代表2:这个病人在一般情况下都会首选手术,为何你们要首选放疗?放疗剂量是多少?为何说放疗起到了关键作用?
王维虎:通过MDT讨论,我们认为这个病人在救治时不具有手术条件,所以我们努力的方向是将其转换为可手术。
术前参与医治的有效率在35%左右;放疗的有效率到达70%,乃至80%,说明放疗的效果更好一些。同时,放疗后,病人的左肝有代偿性增生,肝功能得到了改良。我们选择的放疗剂量水平是50Gy左右。
这位病人不愿意做手术,通过我们的努力才得以成功实行手术,但病人的“拖延”也许使手术时间到达了最恰当的时间节点。但我们仍有很多疑问,需要进一步研究。
放疗是一项系统工程
王维虎:综合医治的目标就是要让肿瘤病人取得根治,只有手术,才能到达根治的目的。既然新辅助放疗的目的是为了手术,那末保证安全是最重要的。
肝癌病人多数合并肝炎、肝硬化,肝脏本身就有损伤,放疗会带来进一步损伤,一旦出现放疗引发的肝病,80%的病人有死亡危险,因此很多医生有顾虑,不愿碰这项技术。我通过10几年的努力,摸索出一套经验,如果严格选择适应证,公道选择放疗技术,放疗可以实现安全和疗效统筹。放疗是一项系统工程,保肝、抗病毒医治、监测肝功能变化和血象变化等都要做好。
放疗疗效评价时机的选择也很关键。根据文献报导,放疗后3个月~6个月时疗效最好。
上述病例的成功,在多学科合作的基础上展现了肿瘤医治的方向——利用现有技术,使肿瘤从不能手术转变成可以手术;从迁就医治转变成根治医治。MDT整合了各个学科,使不同手段的选择、不同医治时间节点的切入更加精准。
多学科高层次快速诊疗
医院腹部外科副主任吴健雄教授:全球每一年肝癌新发病例74.83万,约55%在中国,其中初诊时有手术机会的病人仅占20%。手术切除肿瘤依然是肝癌病人取得根治的最有效手段,所以让大部分不宜手术的病人,通过多学科协作进行较公道的综合医治后转变为可手术切除是MDT的重要目的。
我院肝胆肿瘤疑问病例MDT由外科、放疗、参与、生物化疗科、肝病内科、中医、影象、超声射频及病理等医生组成,特点是多学科高层次、快速诊疗,目前中央型高危部位肝癌的治愈率和生存率到达国际领先水平。
转自:健康报
受访专家:门诊部主任 王维虎主任医师
腹部外科副主任 吴健雄主任医师
长按→辨认→
拉萨治疗白癜风医院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