邬晓东原发性肝癌治疗的体会

2017-1-1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春节期间文脉堂专家邬晓东教授应邀于加拿大安大略中医学院进行学术交流,并为学院同行做了一场《中医“和”的思想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学术分享。我们节选其中部分内容分享如下:

《原发性肝癌治疗的体会》

一.中西合璧

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起源于肝细胞、胆管上皮细胞、内皮细胞以及结缔组织间质细胞,但绝大多数为肝细胞癌。由于肝癌起病隐匿,就诊时多数为中晚期,平均生存时间约4-6个月。

现代医学治疗肝癌的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和介入性治疗等,皆在一定程度上损害肝功能才取得癌组织减少的疗效,肝脏为人体能量代谢和生化活动的中心,肝功能衰竭是肝癌致死的主要原因。Ⅰ、Ⅱ期肝癌的治疗目的在于提高肝癌局部病灶的完全坏死率,争取无瘤生存(目前占肝癌少数);而Ⅲ、Ⅳ期肝癌在于姑息性治疗,争取部分无瘤,部分带瘤生存(占肝癌多数)。

目前,临床学家逐渐接受巴塞罗那临床肝癌(BCLC)分期系统作为评估肝细胞癌患者预后和指导分期治疗的标准手段[1]。BCLC分期系统融入了有关患者的功能状态、小结的数量和大小,癌症的症状以及按Child-pugh分级确定的肝功能数据,Child-pugh评分采用肝病的5项临床指标,然后合计按A、B、C三级确定总体严重程度。在中晚期肝癌治疗中引入BCLC分期系统有利于避免过度治疗,有利于发展中医药改善肝功能的优势,不断完善中晚期肝癌的治疗模式,提高原发性肝癌的整体生存时间。

在中医药配合多种介入性手段治疗肝癌中,中医药通过清肝祛瘀,健脾滋肾可以改善肝功能和全身状况,介入治疗后的中医药治疗,是原发性肝癌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医药与放射、化学药物、靶向药物配合治疗肝癌中,中医药可以减轻放化疗的毒副反应,部分中医药对放化疗有一定的增效减毒作用,通过保护或改善肝肾功能提高机体对放、化疗的耐受性;索拉菲尼的常见副作用为皮疹(皮肤皲裂)或腹泻,中医病机为湿热瘀毒或脾虚湿热,辨证论治可以减轻症状而不影响疗效,发挥临床疗效协同作用。

中西医治疗肿瘤的特点:

西医治癌优势(充分利用现代科技进展):精确定性、定位,以“瘤”为本,局部肿瘤控制好,甚至达到局部根治的“无瘤生存”;对早、中期肿瘤往往疗效好,且重复性强;治疗技术已进入分子基因水平。

中医治癌优势(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以“人”为本,注重全身整体调节;个体化治疗,重视病人主观感受与提高生活质量;对中期、晚期肿瘤治疗具有一定优势;“带瘤生存”是中医临床特色之一,中西医优势互补,在改善肿瘤病人治愈率和生活质量方面,必将带来真正裨益,也必将成为中国特有的抗癌模式。

二、临证抓住热、瘀、虚,分三型论治肝癌

中医药治疗肝病和肝癌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从两千年前成书的《内经》、《神农本草经》(《本经》)到历代的《圣济总录》、《外台秘要》、《西溪书屋夜话录》等,对肝癌的病因、病理、症状皆有详尽的论述,《本经》所载治肝癌中药斑蝥、莪术、蟾蜍、瓜蒂至今仍为临床所常用。肝癌病位在肝,肝气过亢凌脾致脾气亏虚,肝郁化火伤阴致肝阴受损,肝肾精血同源致肾阴不足,面对肝癌复杂的病机,临证时抓住热、瘀、虚的特点,分3个临床证型:

肝热血瘀型:肚腹结块,或胀顶疼痛,口唇干焦,或烦热口干,甚则肌肤甲错,便结溺黄,舌苔白厚,舌质红或暗红,时有齿印,脉弦数,辨证要点为胸胁不适,舌质红、脉弦数;

肝盛脾虚型:肚腹肿物胀顶不适,消瘦倦怠,短气不眠,口干不喜饮,腹胀纳少,进食后胀甚,溺黄短,大便溏数,甚则出现肢肿、腹水、黄疸,舌苔白,舌质胖,脉弦细,辨证要点为腹胀消瘦,口干纳少,舌胖脉弦细;

肝肾阴虚型:臌胀肢肿,短气肉削,唇红口干、食少不眠,或身热烦躁,气息奄奄,舌光无苔,舌质红绛,脉细数无力,辨证要点为形神俱衰,舌绛无苔,脉虚无胃气;

此3种证型既可单独出现,又有可能并见。早期多见肝热血瘀,中期每呈肝盛脾虚,晚期常为肝肾阴虚。故临床治疗肝癌,早期着重清肝解毒、祛瘀消瘤;中期着重清肝健脾;晚期着重滋养肝肾、育阴培本。临证用药,如清肝解毒用半枝莲、白花蛇舌草、重楼、栀子、大黄、羚羊角、牛黄等:祛瘀消瘤用土鳖虫、桃仁、莪术、丹参、蜈蚣、全蝎等;健脾益气常选党参、生晒参、白术、茯苓、薏苡仁等;滋养肝肾常选女贞子、山茱萸、旱莲草、生地黄、白芍、西洋参、麦冬等。

中医肿瘤学遵循认病辨证原则治疗肝癌,认病是选择有针对性的抗癌药治疗,如小金丸、槐耳颗粒、安康欣胶囊、金龙胶囊、华蟾素注射液、榄香烯注射液等,辨证则按患者当时的具体“证候”而拟定“辨证方药”治疗,中医药抗癌对缩小癌块没有手术、放射或化疗来得快捷,或者没有缩小而处于“稳定”状态,但常能改善肝功能而缓解症状,这对延长生存时间至关重要。

三、“带瘤生存”观,提高肝癌患者的生存期

“带瘤生存”为中医治癌特点,中医学无癌症、恶性肿瘤等病名,但其对癌瘤的认识和论治可散见于浩如烟海的古籍中。早在殷墟甲骨文上已有瘤的记载,至《类经》、《景岳全书》则系统总结了前人关于肿瘤疾病的病因病机。清代《医宗金鉴》认识到如能早期发现,施治得法,癌疾可以治愈或“带疾而终天”。

中医对癌瘤的认识,由于时代局限而按恶疮毒瘤进行辨治,未能作为一个临床学科形成完整的学术体系。中医对肿瘤的辨证施治要遵循《伤寒杂病沦》的法度,提出治癌瘤应以六经八法为绳墨,辨证与辨病相结合,辨明寒热虚实,病在何脏,属何经脉,灵活运用六经的辨证方法,并注重扶正(整体正气)与祛邪(局部肿瘤)兼顾,正气的盛衰决定癌瘤的生长速度,正邪对峙消长,有助于解释部分患者长期“带瘤生存”并获得较好生活质量,这一特殊现象为中医治癌特点之一。

中医药辨证论治肝癌可以在肝癌姑息治疗中发挥较好的功效。随着对肿瘤基因组学解读和病理变化的深刻认识,年WHO将肿瘤论述为可控制疾病,即局部属实、整体属虚的一类慢性疾病,在治疗的漫长过程中,当邪正对峙、邪难压正的情况下,可以出现“带瘤生存”的特殊阶段,此时通过辨病和辩证治疗,能够改善症状,延长生存时间。“带瘤生存”观念体现肝癌治疗过程中的务实态度,避免不切实际的过度治疗,中晚期肝癌即使出现远处转移或黄疸、腹水,及时进行多学科结合的姑息治疗,亦能获得改善肝功能和全身状况而延长生存期。

四.病案举例

蔡XX,男,32岁,广东人,年5月15日初诊,以腹胀、黄疸两月余就诊。诊断为肝积(肝热血瘀型),治以清肝解毒,解郁散结,用茵陈蒿汤合小柴胡汤加减并配合小金丸口服,取得疗效。

患者蔡XX,年5月15日初诊。主诉:腹胀、黄疸2月余就诊。

初诊:症见:腹胀纳差,身黄,目黄,大便难下,3-4日/次,小便黄,舌红、苔黄、脉弦数。患者于年1月因右上腹疼痛于外院检查诊断为肝癌,并行手术切除(病理示:肝内胆管细胞癌)。年3月26日于外院复查CT发现肝内肿物,提示肝癌胆管癌术后复发,肝内转移。后行肝脏TACE术,术后出现黄疸。AFP.2μg/ml,生化21项:AST:,ALT:,TB:,DB:78。据脉证,中医诊断为肝积(肝热血瘀型)。西医诊断为肝癌TACE术后复发。用茵陈蒿汤合小柴胡汤加减治疗。药用:茵陈30g,溪黄草15g,山栀子15g,大黄10g,柴胡15g,白芍15g,白术15g,党参30g,半枝莲30g,桂枝10g。每天1剂,水煎服,10剂,配合小金丸口服。

二诊(年5月25日):大便情况明显改善,日行一次,但仍见干结,纳差,身黄,目黄,小便黄,舌红,苔薄黄,脉弦数。余无明显不适,辨证同前,继续以清肝解毒,解郁散结为原则。处方:茵陈30g,溪黄草15g,山栀子15g,大黄5g,柴胡15g,白芍15g,白术15g,党参30g,半枝莲30g,桂枝10g,柒剂,配合小金丸口服。

三诊(年6月5日):大便正常,纳可,舌红,苔薄白,脉弦,提示肝脾热象减退,但仍见腹胀,身黄,目黄,小便黄等肝胆阻滞之象。余无明显不适,辨证同前,继续以清肝解毒,解郁散结为原则。处方:茵陈30g,溪黄草15g,山栀子15g,柴胡15g,白芍15g,白术15g,党参30g,半枝莲30g,桂枝10g,木香15g,20剂。AFP.2μg/ml,肝功能、胆红素恢复正常后门诊中药治疗,转移病灶稳定,生活能自理,按上述方药随症加减治疗,配合小金丸口服,随访5年,病人生活质量好,病灶稳定,AFP正常。

“按:根据四诊材料及理化结果,患者确诊为肝癌TACE术后复发。初诊时,患者腹胀纳差,身黄,目黄,大便难下,3-4日/次,小便黄,舌质红,苔黄,脉弦数。四诊合参,当属中医文献“癥积”、“肝积”等范畴,辨证为肝热血瘀,治以清肝解毒,解郁散结为法,方用茵陈蒿汤合小柴胡汤。其中半枝莲、栀子、大黄清肝解毒;茵陈、溪黄草、柴胡、仙鹤草利湿疏肝退黄;党参、白术、桂枝、健脾益气通阳;白芍柔肝敛阴;经过两次诊疗,患者服药后大便正常,纳可,舌红,苔薄白,脉弦。但仍腹胀,身黄,目黄,小便黄。提示虽肝脾热势已去,但肝胆阻滞之象仍在,于是三诊后去大黄,加木香以增强行气之功,进一步巩固治疗,并继续随诊。”

邬晓东教授文脉堂出诊时间:

每周五下午

年3月20日下午:14:00-18:00

每诊仅限号五位

预约-

邬晓东

羊城名医肿瘤专家

现任广州医院中医科主任,主任中医师,研究生导师,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广州市优秀中医。

邬教授熟读医典、中医原著,同时涉猎中西医学术领域前沿发展。从事中医临床、研究工作30余年,擅长治疗各种疑难杂症,各种肿瘤的术后、放化疗后、康复及抗复发转移等。

邬教授注重把握“扶正”与“祛邪”中医最重要的治疗原则,突显“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中医治疗特色,灵活运用各种经方,治疗效果显著。邬教授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赢得了广大病患的称赞,口碑声誉广为传播!

邬教授部分荣誉称号:

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疑难病专业委员会常委

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

广东省中医院中医专业委员会常委

广东省肝脏病学会首批远处医疗会诊专家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评审专家

广东省科技厅/市科技局科技评审专家

广东省医学会及广州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

文脉堂国医馆







































北京看白癜风权威医院
白癜风怎样防治

转载请注明:
http://www.fweay.com/gabx/554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