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网报道破肝癌门静脉癌栓疗效瓶颈

2016-12-12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图说:《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癌栓多学科诊治中国专家共识》今在沪发布。通讯员图

  中国是肝癌大国。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被公认为影响肝癌整体疗效的“瓶颈”。由全国肝癌合并癌栓诊治研究协作组、第二军医大学医院主办的“第三届上海国际肝癌门静脉癌栓高峰论坛”今天开幕,《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癌栓多学科诊治中国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正式发布,并已发表在国际知名杂志Oncotarget上,填补了国际国内在该领域的空白。

  新民晚报新民网记者获悉,随着共识的发布,该领域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将在上海实现,中晚期肝癌患者只要挂一个号,就能享受到一站式的诊疗服务。据透露,未来这样的诊疗模式还将延伸至网络平台,让更多患者受益。

  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成治疗瓶颈

  最新数据表明,我国每年新增30-40万肝癌患者,肝癌发病率居恶性肿瘤第4位,病死率居恶性肿瘤第3位。60-70%的新诊断肝癌病例发现时已属中晚期,预后仍很不理想。由于肝癌的生物学特性和肝脏解剖特点,肝癌细胞易侵犯肝内的脉管系统尤其是门静脉系统,形成门静脉癌栓(PVTT)。这部分患者病情复杂,人数众多,约占中晚期肝癌患者的50-70%。

  “门静脉癌栓(PVTT)的发生率高、预后差,治疗方法也有限,是目前肝癌治疗的难点。”全国肝癌合并癌栓诊治研究协作组组长、第二军医大学医院肝外六科主任程树群教授指出,肝癌病人一旦出现PVTT,病情发展迅速,短时间内即可发生肝内外转移、门静脉高压、黄疸、腹水,平均中位生存时间仅为2.7个月。PVTT是肝癌预后不良的重要危险因素,也是近些年影响肝癌整体疗效提高的“瓶颈”。

  多学科诊治模式令患者受益

  针对门静脉癌栓这一顽疾,我国学者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在本次论坛上,国内乃至国际上第一部关于肝癌合并PVTT诊治、反映中国目前PVTT诊治现状的全国性专家共识正式发布。

  据介绍,这部由医院牵头,联医院与广州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共同起草的《共识》,在编写过程中汇集了国内80多位顶尖肝癌专家和7位院士的意见。《共识》不照搬或迷信国外的分类标准,紧密结合中国国情推荐中国的程氏分型作为PVTT的中国分型标准,并且所有治疗推荐均基于程氏分型标准。

  “《共识》的推出将规范我国肝癌门静脉癌栓的治疗,进一步提高我国肝癌门静脉癌栓病人的整体疗效,使广大病人受益。”程树群教授表示,《共识》充分基于中国国情和本土证据,为中国肝癌诊治的临床实践提供了有力的参考,“原本大多凭经验,今后根据共识里的分类标准,可以为患者提供更科学合理的个性化治疗方案”。

  据了解,由吴孟超院士领导、程树群教授领衔的第二军医大学门静脉癌栓诊治中心团队,率先提出了肝癌合并PVTT的规范化多学科综合诊治方案,最早在国内成立PVTT的多学科(MDT)诊治中心,开设了包括外科、微创介入科、放疗科及放射科等多个学科的门诊,为PVTT患者提供了特殊的诊治通道,患者只需挂一个号,就能享受一站式诊疗服务。

  据透露,他们正在酝酿将这种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延伸至网络平台,让更多患者受益。(新民晚报新民网记者李若楠)

点击上方“







































青海治疗白癜风医院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医院首选

转载请注明:
http://www.fweay.com/gabx/437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